-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朱良春治痰注(结节病)经验
【朱良春治疗痰注(结节病)对药临床经验】
临床所见患者皮下结核,推之可移,按之质硬,皮色不变,又无
疼痛,均可诊为痰注或痰核。
现代医学认为皮下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可累及全身多种
器官的非干酪性上皮样慢性肉芽肿病变,可发生在淋巴结、肺、皮肤、
肝、脾、眼、指骨等处。虽属良性,少数可后遗呼吸机能不全或其他
器官的不可逆病变,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云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
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
朱师据怪病多痰百病兼痰之说,且据临床实际,分清虚实和兼夹,
自拟化痰散结之基本方,随症加减,历年来用于临床,疗效颇佳。基
本方为
生旱半夏、炒白芥子为对,
炙僵蚕、紫背天葵为对。
生牡蛎、夏枯草为对组成。
现仅举朱师医案二例,以举一反三。曾治一妇,年46岁,周身出
现痰核暨皮下结节,呈对称串珠状,逐步增多,达100多枚,推之可
移,按之坚硬,皮色不变,又无疼痛,病理切片证明病变属于肉芽肿
性质的病损,诊为皮下结节病曾服中药100余剂罔效,薄白苔,脉
缓。
朱师投化痰软坚散结之基本方
加海藻、昆布为对,
生姜、红枣为对,
药服6剂后,患者稍觉神疲乏力,口干少津,朱师断为正气不足,
于原方
加党参、黄芪为对,
炙蜂房、仙灵脾为对,
共进65剂,两腿结节消失,腰部结节缩小,继以原方出入,制丸
续服,药用:
生半夏60克、炒白芥子120克、紫背天葵120克、炙僵蚕120
克、炙蜂房120克、炙地鳖虫120克、山棱60克、仙灵脾100克、
川石斛100克、当归100克、炮山甲100克、鹿角霜80克、生黄芪
120克、甘草30克,
共碾极细末,蜜丸每服8克,早晚两次,食后服。守服丸药3个
月,全身结节消失,追访2年无复发。
朱师临证用药,组方严谨,配伍精当,尤治奇难杂病,每用对药
组合,方简效宏,而灵活变化寓于其中,此案首拟汤方,攻补兼施,
静中有动,升中有降,升降相因,寒热相济,补中寓通,理融中西,
组方严谨。亦体现朱师用药温而不燥,补而不壅,攻而不峻,滋而不
腻之特色。
2、法宗仲景,自出新意
朱师治疗痰注,痰核,屡用炒白芥子,生旱半夏,紫背天葵,炙
僵蚕为主药,乃因白芥子、生半夏祛有形之痰核效果最佳。
白芥子得半夏不但气醒痰豁,气顺痰降,而且解郁调中,软坚散
结,尤能深入皮里膜外经隧曲道之处,既治气滞痰凝,亦治痰凝气滞。
白芥子辛能入肺,温能发散,故有利气豁痰,温中开胃,散结止
痛,消肿辟恶之功。朱丹溪言其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
达,古方控涎丹用白芥子,正在此义也。
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亦为现代医学中之临床所证实。如渗出性
胸膜炎,膝关节滑膜炎,耳软骨膜炎,舌下囊肿,以及内脏中之肝肾,
卵巢等囊肿,临床证明非白芥子不能建其功。
《本草正》言:白芥子消痰癖疟痞,除胀满极速,因其味厚气轻,
故开导虽速,而不甚耗气。朱师剂量有用至18克者,未见付作用。细
究痰注之痰核乃属阴寒固闭,湿痰坚凝之类,所谓不痛,不红,不作
脓。
又当属阴邪。阴邪痰饮,当以温药治之,乃仲景之旨。上案皮下
痰核结节多至100余枚,乃湿痰流注全身经隧络道也。
生旱半夏长于燥湿化痰,降逆散结,消痞止呕,古今方书多言其
温燥有毒,考仲景《伤寒论》用半夏处方共18处,均为生用(生半夏
的正品应为生旱半夏,现今通用之水半夏生用就不直一谈了)。
朱师熟谙仲景《伤寒论》半夏生用之旨,治疗痰注痰核借其温,
借其燥,借其毒,以资冲动而开阴霾,生半夏之所以化痰散结,驱痰
逐痰,治痰注、痰核有殊功者,其得力原在于此。
实践证明炒白芥子,生半夏同用,能深入经隧曲道之处,扫荡久
踞皮里膜外暨经隧曲道中之痰核。两药相须为用,凡结痰、顽痰、老
痰、无不披靡廓清。经隧络道所到之处也。
旱半夏生者,涩舌戟喉,质滑而涩,既冲动又渗利,又收涩有毒,
经煎煮后,毒性大减或消失。但量少久煎则大减生半夏化痰散结之冲
激之性,则无以借其偏胜而建殊功也。
半夏得姜枣一开一阖,降敛而兼宣发,姜枣得半夏,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