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XX项目工程
监测工程施工方案
(基坑监测、沉降监测)
审批:
审核:
编制:
版次:
Xxx单位
XXXX年XX月
目录
TOC\o1-3\h\u154421监测工程特点 1
5186(1)危大工程点多面广 1
21467(2)时效性较强 1
296942监测工程施工重、难点与合理建议 1
59493监测工程施工方案 1
3133.1控制网的布设与施测 1
27660(1)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与施测 1
1389(2)竖向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与施测 4
284603.2位移监测点的布设与施测 5
15303.3地下水位监测点的布设与施测 6
93123.4基坑监测方案 7
173914监测方案保证措施 9
19306(1)沉降基准点布设 9
161781)基准点布点原则 9
202542)基准点的埋设及测量 10
32705(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10
9746(3)观测技术要求 10
159061)观测仪器 10
311902)观测方法 11
31393)观测的技术要求 11
20690(4)数据记录及处理 11
27216(5)观测周期 12
6212(6)沉降资料的提交 12
PAGE
PAGE3
1监测工程特点
(1)危大工程点多面广
本工程超5米深基坑边坡支护量大,基坑边坡监测工作量大。各楼栋高支模数量大,同时监测难度大。
(2)时效性较强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监测具有固定时间或间隔,规律性监测以判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发展趋势。
2监测工程施工重、难点与合理建议
表2-1监测工程施工重、难点与合理建议
序号
重难点
重难点分析
合理建议
1
危大工程点多面广
基坑边坡监测工作量多,各楼栋高支模数量大,同时监测难度大。
1)在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专项施工方案中明确危险性较大工程监测措施;
2)针对本工程编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动态数据监测表,实时分析;
3)专业分包负责区域内监测工作,通过智慧平台实时上传监测数据可以进行全项目实时监测。
2
时效性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监测具有固定时间或间隔,规律性监测以判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发展趋势。
1)根据相关规范、施工进度、施工阶段等内容及时完成测量工作。
2)边坡监测等常态化测量工作应及时进行测量工作。
3)第三方监测单位实时监测并及时汇总分析。
3监测工程施工方案
3.1控制网的布设与施测
(1)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与施测
1)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图3.1-1控制网示意图
工作基准点采用强制对中的水泥观测墩,地下部分埋深1.2m,地面部分高1.2m。工作基点埋设时应注意保证与测点间的通视,保证强制对中标志顶面的水平,工作基点埋设完毕后,并作明显警示标记及点号。
图3.1-2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埋设示意图(单位:mm)
2)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的施测
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变形测量等级二等要求进行观测。
观测仪器使用全站仪。性能指标为:望远镜放大倍数为30倍;水平角、竖向角精度为0.5〞;使用棱镜时测距精度(0.8+1ppmD)mm,最小显示为0.0001m。
控制网应在基坑开挖前观测。观测应在成像清晰、气候条件稳定时进行,阴天、有微风时可全天观测,晴天最佳观测时间为日出后1小时至日落前1小时;雷雨前后、大雾、大风、雨、雪天和大气透明度很差时,不应进行观测。晴天观测时,应对全站仪打伞遮阳,严禁将镜头对准太阳。
本工程采用极坐标法进行监测。首期观测分别在控制点上进行设站,角度测内角,测6个测回,距离测3个测回,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基准点坐标及工作基点坐标。
极坐标法是利用数学中的极坐标原理,以两个控制点为坐标轴,以其中一个点为极点建立极坐标系,假定正方向为垂直于基坑方向,测定观测点到极点的距离,测定观测点与极点连线和两个已知点连线的夹角的方法。极坐标法点位示意图见下图。
图3.1-3极坐标法点位示意图
测定待求点C坐标时,先计算已知点A、B的方位角:
测定角度β和边长BC,根据公式,计算BC方位角:
计算C点坐标:
水平位移基准点首次联测三次,观测较差应满足要求,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监测控制网在监测过程中需定期进行复测以检核其稳定性,基准点稳定性检核施工期间每1~2个月进行一次。工作基点每次观测与基准点进行联测,确定工作基点未超限后方可使用,若超限则用重新检核控制网。
水平位移基准点首次联测三次,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特种作业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DK-金检机说明书(20110823HJ)-2.doc VIP
- SHT 3178-2015- 加油站用埋地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ppt VIP
- 2025-2026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三起)(2024)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pdf VIP
- 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行星滚柱丝杠——高精技术集成之作,人形机器人线性关节 -2024-.pdf VIP
- JEDEC JESD47L(中英文对照版).pdf VIP
- 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课件(共28张PPT) 2025-2026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pptx VIP
- 科普版英语五年级上册单词默写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