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静音寺.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殊禅林—静音寺

《文殊经》云:“若人闻此五台山名,入五台山,取五台山石,踏五台山地,此人超四果圣人,为近无上菩提者”。于此圣处建立文殊禅林—静音寺,以弘法利生。

地理位置:

静音寺,顾名思义:静音稀声,乃“于无声处听惊雷”,“此时无声胜有声”之义耳。这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南下二十华里的黄土咀村对面,它背倚郁郁苍苍的龙凤山,海拔2370米,怪石嶙峋,危峰兀立,于山巅之上,林壑尤美。佛门宝树娑罗树挺拔。身处于此,于日出云归之间观人生无常,在春生夏长之中看生死轮回。

静音寺三面环山,寓意靠山坚固;面迎潺潺淙淙的清水河,高山流水,相映成趣,远处南台似天然屏风;所建之地势形似卧象,寓意能承担佛法事业,愿行殷深;在山泉两畔,花草尤茂,泉水叮咚,和鸟鸣声共谱晨歌,即使在炎热夏季,山间依然清凉怡人,清冽甘甜的山泉分三股蜿蜒而下,汇聚一条,由东往西而流,寓意佛法流传、圣人辈出;建好之后的静音寺有两股泉水从寺庙东西二侧自山岩蜿蜒流下,在寺庙山门前汇聚为水池,呈玉带环腰、双龙戏珠之势,水池中间屹立着白玉滴水观音石像,左手托甘露瓶,右手持杨柳枝,慈悲接引……此处山清水秀,环境清幽,远离城嚣,实为修行绝佳之所。

历史变迁:

静音寺始建于明朝,前身为护众庵,主供观音菩萨。如然和尚承实修实证之宗风,修整为十方常住,以便弘扬佛法、利益众生。自明代初期至民国初年,香火鼎盛,历时六百余年。抗战时期,毁于战火,显现无常,如今修复古刹,继续完成弘法利生的使命。

禅林缘起:

佛教自古以来以修行为重,往昔寺庙丛林的禅修古风蔚为壮观,远离世法八风,恒持度众法门。由于四众弟子不断增多,对佛法真谛的追求与实修实证的渴望,迫切需要一处寂静安宁适合修行的道场。经长久观察,顿愿法师发现,静音寺旧址虽然位于五台山景区内,但远离尘嚣,适合实修。遂发愿在此旧址重建静音寺,效仿古贤、秉承古风,传承教证二法,培养弘法人才,建立四众繁荣的实修禅林——此即“文殊禅林”之缘起。

现在有关部门和广大居士的支持下,由顿愿法师主持修复的静音寺渐见雏形。

静音寺旧址

静音寺出现的吉祥五色土和天然吉祥图案。

五色可以代表佛陀度化天、人、畜生、饿鬼和地狱五道时所放射的光芒。亦代表五方如来、五种妙智。

所建之地势形似卧象,寓意能承担佛法事业,愿行殷深。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静音寺所建位置山水环抱,是绝佳的禅修之地。

娑罗树:娑罗,在梵文为sāla,是“高远”的意思。相传摩耶夫人手扶娑罗树,生下释迦牟尼佛。

“万法原来从心起热恼今生遇清凉”,冰雪和清澈的山泉:炎热的夏天也能在这感受到清凉,一股清流,涤荡俗虑尘劳。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