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知识点1:村落的产生
1.产生
(1)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村落。
(2)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世界其他地区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2.构成: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
3.作用: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知识点2:集镇的出现
1.集镇的兴起
(1)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过程
①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
②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
③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2.中国古代集镇的发展
(1)原因:主要是为军事目的而设的。
(2)概况
①两宋时期,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有些镇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手工业者和商人,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②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
③明清时期,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知识点3:城市的产生
1.早期城市的产生
(1)时间: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出现了城市。
(2)地点: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区域,都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
(3)功能: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2.中国古代的城市
(1)构成: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
(2)发展
①中国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
②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城邑大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
3.西方古代城市
(1)古希腊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2)古罗马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3)欧洲中古时期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知识点4:世界各地的民居
1.两河流域
(1)自然环境: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
(2)特色
①材料: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建造房屋,用木材作支撑屋顶的栋梁。
②结构:由前庭、前室、主室构成。
2.古埃及
(1)材料:大多数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
(2)特点
①用木桩搭建框架,用树枝和混合麻纤维的黏土筑墙壁,用椰子叶铺成屋顶,具有防晒保温功能。
②有些房屋留有小洞或栅栏似的小窗。
③庭院是家庭活动的场所,院落的周围有柱廊。
3.古代中国
(1)远古时期
①巢居和穴居构成中国民居最早的两大类型。
②巢居多营建于南方,后世发展为干栏式民居。穴居大多营建于北方,后来形成地上建筑。
(2)先秦以来
①中国民居的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②住宅的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③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
(3)明朝
①材料: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
②类型: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
4.古希腊罗马
(1)结构: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民居的核心。
(2)材料:古罗马住宅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
(3)特征: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成为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
(4)发展:3世纪以后古罗马出现复合式公寓,对后世的建筑影响深远。
5.印第安人的民居
(1)北美大平原的印第安人过着游猎生活,住在圆锥形的帐篷中。
(2)亚马孙雨林中处于刀耕火种阶段的印第安人,住在圆形的公共居所中,屋内不分隔间,但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区域。
全面认识中国古代城市职能的发展变化
时期
城市职能
战国
为政治中心、手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合一型城市,有临淄、邯郸、郢等
唐朝
开始分为手工行业中心城市地区,如丝织业的定州、扬州,陶瓷业的邢州、越州,造纸业的宣州、益州,还有都市商业区如长安城中的东市、西市和外贸中心城市广州
两宋
出现手工技术中心地区,如定窑、景德镇,城市中商业区界限消失,外贸城市增多,有泉州、广州、明州
明朝
手工业、商业、外贸各有中心城市,如苏州、杭州、松江、景德镇为手工业中心,成都、武昌、扬州为商业中心,广州、宁波、泉州、福州为对外贸易港口,但是在清朝前期受很大影响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1)随着商业的发展,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2)城市职能不断完善。如唐朝有邸店和柜坊,北宋产生娱乐场所“瓦子”。
(3)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4)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提出挑战。
(5)明朝中后期,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晨读知识点1】纲要上册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ocx
- 【晨读知识点2】纲要上册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docx
- 【晨读知识点3】纲要上册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docx
- 【晨读知识点4】纲要上册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docx
- 【晨读知识点5】纲要上册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docx
- 【晨读知识点6】纲要上册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docx
- 【晨读知识点8】纲要上册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docx
- 【晨读知识点9】纲要上册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docx
- 【晨读知识点10】纲要上册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ocx
- 【晨读知识点12】纲要下册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docx
- 【晨读知识点30】选必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docx
- 【晨读知识点31】选必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docx
- 【晨读知识点32】选必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docx
- 【晨读知识点33】选必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2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docx
- 【晨读知识点34】选必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3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docx
- 【晨读知识点35】选必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4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docx
- 【晨读知识点36】选必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5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docx
- 【晨读知识点37】选必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6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