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咏柳》赏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文《咏柳》赏析

一、原文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嫩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三、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绿丝绦(tāo):绿色的丝带。形容轻柔婀娜的柳条。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裁:裁剪,剪裁。

(6)似:如同,好像

四、鉴赏

(一)巧喻连缀,化静为动

1.比喻精妙,层层递进

(1)“碧玉”喻柳叶:以碧玉的翠绿晶莹,写春日柳叶的鲜嫩润泽,暗含“美人如玉”的联想(“碧玉”亦为南朝乐府中少女的代称),赋予柳树灵秀之气。

(2)“绿丝绦”喻柳枝:将万千垂枝比作丝绸飘带,既显其柔美轻盈,又隐含春风拂动的动态美。

(3)“剪刀”喻春风:末句以剪刀之锋锐具象化无形的春风,呼应“裁”字,将自然造化拟为巧匠,构思新奇绝妙。

2.拟人化的生命张力

“妆成”“裁出”二词,赋予春风与柳树人格化的互动:柳如美人精心梳妆,风似匠人细心剪裁,全诗洋溢着对生命创造的礼赞。

(二)结构精巧,问答生趣

1.起承转合,章法严谨

(1)起句(碧玉妆成)总写柳树整体形象,突出色彩与形态;

(2)承句(万条垂下)细描柳枝的柔长繁密,补足画面细节;

(3)转句(不知细叶)以疑问制造悬念,引发哲思;

(4)合句(二月春风)以比喻揭晓答案,收束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

(三)科学观察与诗性想象融合

柳叶细长如“裁”出,暗合植物生长的规律(春风催发新叶),但诗人以艺术化的追问(“谁裁出”)将自然现象升华为天地有情的宇宙观,体现盛唐人对自然既敬畏又亲近的审美态度。

(四)语言清新,音韵明快

1.用字精准,朗朗上口

“高”“绦”“刀”押平声豪韵,音调开阔清亮,与春日明丽景象相谐;动词“妆”“垂”“裁”简洁有力,名词“碧玉”“丝绦”“剪刀”意象鲜明,全诗如一幅工笔设色画。

2.数字与量词的强化效果

“一树”“万条”形成少与多的对比,既突出柳树的挺拔丰茂,又暗含“以一木见春色”的以小见大之妙。

文档评论(0)

教师之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教育管理、教案定制、学生试卷、教育文案、教育论文、教师培训、教学课件、活动课件、幼儿教育。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9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