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36 理解文言句式——抓住标志,翻译落实.docxVIP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36 理解文言句式——抓住标志,翻译落实.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时36理解文言句式

——抓住标志,翻译落实

课堂讲义

复习任务通晓文言常用特殊句式,形成翻译中的“句式意识”。

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题干表述(翻译)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1

全国乙

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状语后置句(以法)、判断句(乃)

①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考查均放在翻译中。

②文言句式考查频率不及实词、虚词,带有随文命题特点。考查何种句式也是如此。

2020

新高考Ⅰ

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被动句(为……所)

2019

全国Ⅱ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定语后置句(……者)

全国Ⅲ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判断句(乃)

知识图要

活动一掌握判断句和被动句

一、判断句:是为副词加者也,另有直接判断句

判断判断句的方法有二:一是看外在语言标志,“……者……也”“……也”“……者……”,以及副词“皆”“诚”“则”“乃”“必”“非”等。二是从特征入手,判断句的特征之一就是谓语部分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天下所共传宝也”就是一个名词性短语,符合判断句的特征。

关于“是”字,它在文言文中一般作指示代词“这”讲,偶尔有作判断动词的。例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中的“是”作“这”讲,“也”才是判断标志词;“自言本是京城女”中的“是”,就是一个判断动词。

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eq\b\lc\{\rc\(\a\vs4\al\co1(①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eq\b\lc\{\rc\(\a\vs4\al\co1(①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②失其所与,不知))

C.eq\b\lc\{\rc\(\a\vs4\al\co1(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②妪,先大母婢也))

D.eq\b\lc\{\rc\(\a\vs4\al\co1(①吾属今为之虏矣,②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答案D

解析D项①为被动句,②为判断句。其他几组均为判断句。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B.秦,虎狼之国

C.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D.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答案D

解析D项为一般陈述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

二、被动句:为所见于被意念

判断被动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从标志词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动句的要求。被动句的标志词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为”“为……所……”或“……为所……”。

②“于”或“受……于……”。

③“见”或“见……于……”。

④“被”字。

(2)从语法入手,看主语是不是受动者。因为有些被动句没有标志词,但在意义上含有被动意,所以单凭标志词判断是不行的,还需要考虑一下主语是不是谓语的受动者。

(3)巧借“添”“变”二法。

①在动词前或后加上“被”而未改变句子基本意义的,是被动句。

②主谓结构的句子能够变成动宾主动句的,是被动句。如“函谷举”,可以将其变为“举函谷”。

1.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终必不蒙见察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答案D

解析D项为状语后置句。

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组是()

A.eq\b\lc\{\rc\(\a\vs4\al\co1(①不拘于时,学于余,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B.eq\b\lc\{\rc\(\a\vs4\al\co1(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eq\b\lc\{\rc\(\a\vs4\al\co1(①方正之不容也,②为天下笑者))

D.eq\b\lc\{\rc\(\a\vs4\al\co1(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答案D

解析①为状语后置句,②为宾语前置句。

活动二掌握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

一、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句:疑问否定之是标

判断宾语前置句,主要看标志。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标志:①否定词——不、莫、未等;②代词——之、余、吾等。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标志:①疑问句;②疑问代词——何、安、焉等。

(3)用“之”“唯……是(之)”“是”作标志,如“句读之不知”“唯你是问”等。

另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形:一是介词宾语前置,如“一言以蔽之”;二是“自”字前置,如“秦人不暇自哀”等。

1.下列属于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微斯人,吾谁与归

答案D

解析A、C两项均为“之”作标志将宾语前置。B项为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

文档评论(0)

138****20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