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在R、L、C串聯的電路中,儲能元件R、L、C雖然不消耗能量,但存在能量吞吐,吞吐的規模用無功功率來表示。其大小為:3.無功功率Q:4.視在功率S:電路中總電壓與總電流有效值的乘積。單位:伏安、千伏安PQS注:S=UI用來衡量發電機可能提供的最大功率(額定電壓×額定電流)視在功率5.功率三角形:無功功率有功功率電壓三角形SQP功率三角形R阻抗三角形RLC感抗(XL=ωL)是頻率的函數,表示電感電路中電壓、電流有效值之間的關係,且只對正弦波有效。ωXLω=0時XL=0關於感抗的討論e+_LR直流E+_R電感電路中的功率1.暫態功率p:iuL儲存能量P0釋放能量+P0P0可逆的能量轉換過程iuL+pP0uiuiuiuiui2.平均功率P(有功功率)結論:純電感不消耗能量,只和電源進行能量交換(能量的吞吐)。3.無功功率QQ的單位:乏、千乏(var、kvar)Q的定義:電感暫態功率所能達到的最大值。用以衡量電感電路中能量交換的規模。基本關係式:設:uiC則:2.3電容元件的交流電路容性負載:補償電容櫃1.頻率相同2.相位相差90°(u落後i90°)電容電路中電流、電壓的關係iu3.有效值或容抗(Ω)定義:則:4.相量關係設:則:E+-ωe+-關於容抗的討論直流是頻率的函數,表示電容電路中電壓、電流有效值之間的關係,且只對正弦波有效。容抗ω=0時C斷路電容電路中的功率ui1.暫態功率p充電p放電放電P0釋放能量充電P0儲存能量uiuiuiuiiuωtt2.平均功率P暫態功率達到的最大值(吞吐規模)3.無功功率Q(電容性無功取負值)已知:C=1μF求:I、i例uiC解:電流有效值求電容電路中的電流暫態值i領先於u90°電流有效值相量圖R、L、C電路的比較電路參數電路圖(正方向)複數阻抗電壓、電流關係暫態值有效值相量圖相量式功率有功功率無功功率Riu設則u、i同相0LiuCiu設則設則u領先i90°u落後i90°00基本關係*電壓、電流暫態值的關係符合歐姆定律、克氏定律。uLiuRuRL2.4簡單正弦交流電路的關係(以R-L電路為例)*電流、電壓相量符合相量形式的歐姆定律、克氏定律RLZ為阻抗由電阻R和電抗X合成,它們之間符合阻抗三角形的關係。電壓有效值與電流有效值的關係:阻抗三角形電壓三角形*阻抗三角形、電壓三角形電感性負載的特點是總電壓的相位超前電流一個角度。可以通過示波器觀察電壓與電流的相位關係。*功率三角形及功率因數電阻R:消耗的有功功率P=I2R或P=URI單位為瓦(W)。電感L:純電感是不消耗能量的,所以電感上的P=0;電感上的無功功率為Q=I2XL,單位為乏(VAR)。S為視在功率:S=IU(VA)可見S一定時,φ角的大小直接影響到有功功率與無功功率的大小的分配,為此把它稱為功率因數角,而COSφ稱為功率因數。功率三角形若則電流、電壓的關係:uRLCi(一)2.5R-L-C串聯正弦交流電路總電壓與總電流的關係式相量方程式:則相量模型RLC設(參考相量)R-L-C串聯交流電路--相量圖先畫出參考相量相量運算式:RLC電壓三角形Z:複數阻抗實部為阻虛部為抗容抗感抗令則R-L-C串聯交流電路中的複數形式歐姆定律複數形式的歐姆定律RLC在正弦交流電路中,只要物理量用相量表示,元件參數用複數阻抗表示,則電路方程式的形式與直流電路相似。是一個複數,但並不是正弦交流量,上面不能加點。Z在方程式中只是一個運算工具。Z說明:??RLC關於複數阻抗Z的討論由複數形式的歐姆定律可得:結論:Z的模為電路總電壓和總電流有效值之比,而Z的幅角則為總電壓和總電流的相位差。(二)(1)Z和總電流、總電壓的關係(2)Z和電路性質的關係一定時電路性質由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