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乳酸菌表面蛋白鉴定及细菌延伸因子EF-Tu免疫生物学特性解析
一、绪论
1.1乳酸菌概述
乳酸菌(LacticAcidBacteria,LAB)是一类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这一称呼源于其代谢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特性,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分类学名称,却已被广泛认可。乳酸菌为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形态多样,包括球状、杆状,部分呈链状排列。其为兼性厌氧菌或专性厌氧菌,在无氧或微氧环境下能良好生长,且不产生过氧化氢酶、不形成内生孢子,仅少数具有运动性。在固体培养基上,乳酸菌菌落通常较小,生长较为缓慢。
根据伯杰氏系统分类,截至2018年,已发现的乳酸菌达43个属,分属于细菌界中的五个门,即热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梭杆菌门。其中,厚壁菌门包含的乳酸菌属最多,达30个,如常见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放线菌门有7个属,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便属于此门。不同属的乳酸菌在代谢途径、生理功能及对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决定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生态功能及应用价值的不同。
乳酸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是生物界的重要成员,与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在植物体表,乳酸菌可参与植物发酵过程,如泡菜、青贮饲料的制作,通过发酵产生乳酸,降低环境pH值,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延长食品保质期,同时赋予食品独特风味和质地。在动物肠道内,乳酸菌是重要的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人体肠道同样是乳酸菌的重要栖息地,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研究表明,肠道内乳酸菌数量与人体健康状况紧密相连,健康人肠道内乳酸菌数量较多,而随着年龄增长、疾病发生,乳酸菌数量会逐渐减少。
1.2乳酸菌的生理功能
1.2.1生物屏障功能
乳酸菌在肠道内形成生物屏障是其维护肠道健康的重要机制之一。肠道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最为密切的器官之一,也是众多微生物的生存场所,乳酸菌通过多种方式在肠道黏膜表面定植,与肠道上皮细胞紧密结合,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这层保护膜如同“生物盾牌”,能有效阻挡有害菌对肠道黏膜的黏附和入侵,减少有害菌在肠道内的生存空间和营养获取机会。
以嗜酸乳杆菌为例,它能够凭借自身表面的黏附素与肠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稳定地定植在肠道黏膜上。研究表明,嗜酸乳杆菌表面的脂磷壁酸、S-层蛋白等成分在黏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脂磷壁酸带有负电荷,可与肠道上皮细胞表面带正电荷的位点相互吸引,增强嗜酸乳杆菌与细胞的亲和力;S-层蛋白则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能精准识别并结合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使得嗜酸乳杆菌在肠道黏膜上牢牢扎根。这种定植不仅为嗜酸乳杆菌自身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还为其他有益菌提供了生存空间,共同构建起肠道内的有益菌群生态。
嗜酸乳杆菌在肠道内的大量繁殖还能产生乳酸、细菌素、过氧化氢等多种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可降低肠道内的pH值,营造酸性环境,大多数有害菌在酸性条件下生长受到抑制。细菌素具有抗菌活性,能特异性地抑制或杀死有害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病原菌。过氧化氢也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进一步增强对有害菌的抑制效果。嗜酸乳杆菌通过这种生物屏障功能,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保障肠道健康,对人体整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2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乳酸菌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是其发挥益生功能的重要体现,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防线,乳酸菌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力。乳酸菌进入人体后,可被肠道内的免疫细胞识别,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巨噬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能够吞噬和消化病原体,同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在免疫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当乳酸菌被巨噬细胞识别后,会激活巨噬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如Toll样受体(TLRs),启动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这一过程会促使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TNF-α可诱导炎症反应,增强免疫细胞对病原体的杀伤作用;IL-1能激活T细胞和B细胞,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IL-6参与免疫细胞的活化和抗体的产生,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重要调节作用。通过分泌这些细胞因子,巨噬细胞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乳酸菌还能调节T细胞和B细胞的功能,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发挥核心作用,B细胞则主要参与体液免疫,负责产生抗体。乳酸菌可刺激T细胞分化为不同的亚群,如辅助性T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乳化异氟醚局部麻醉作用的多维度探究:效果、安全性与作用机制.docx
- 乳炎康注射液的研制与初步药效学探究:对抗奶牛乳房炎的新突破.docx
- 乳炎消中药注射剂的研制、质量控制与药效学评价: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docx
- 乳癌术后乳房再造:患者生命质量与满意度的深度剖析.docx
- 乳癌肝转移的多维度临床治疗策略剖析与展望.docx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征象与病理学预后预测指标的深度关联探究.docx
- 乳腺癌MSCT灌注成像与血管生成及临床病理的关联性探究.docx
- 乳腺癌中ER、PR、Her2蛋白表达与预后关系的深度剖析.docx
- 乳腺癌中rhTWEAK对TRAF1的诱导作用及分子机制的体外研究.docx
-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剂量学对比及临床价值探究.docx
- 乳鼠雪旺氏细胞Sinerem体外标记特性与磁共振成像相关性研究.docx
- 事业单位型公共体育场馆分类改革:困境、路径与创新发展研究.docx
- 事故容错燃料系统关键材料性能的理论探究:U2Mo3Si4与α-Fe.docx
-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人胰腺癌细胞生长抑制的机制与应用探究.docx
- 二十碳五烯酸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探究.docx
- 二巯基丙磺酸钠对戊四氮诱发惊厥大鼠的神经保护效应及机制探究.docx
- 二氧化硅暴露下大鼠肺纤维化进程中血清细胞因子网络的动态演变与机制探究.docx
- 二氧化钛单晶表面甲醇及醛类化学反应的微观机制与性能优化研究.docx
-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与电化学传感性能的深度探究.docx
- 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重组蛋白的纯化工艺优化与功能解析.docx
最近下载
- 资料说明讲稿03hangzhou apc and dynamic optimization博士.pdf VIP
- 避暑山庄景观案例分析报告.pptx VIP
- 周绍敏《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3--复杂直流电路.pptx VIP
- 中国长芒草群系的群落特征.pdf VIP
- 医护服装采购项目整体服务方案.docx VIP
- 病区环境管理课件PPT.pptx VIP
- 2023年甘肃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官方标准答案)+2022年试卷及答案.docx
- 避暑山庄景观案例分析报告.pdf VIP
- 产品机械购销合同.doc VIP
- 自学考试00015《英语(二)》1800高频单词表(含550核心单词).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