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解读.pptxVIP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解读.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Nursingofexternalventriculardrainageinadultpatients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4210-11发布2025-01-01实施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42─2024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中华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晶、王鹏举、王军、郎黎薇、范艳竹、曹岚、樊朝凤、李向芝、刘琰、石卫琳、李丽丽、屈冲、张晶、刘闻捷、于鸿源、欧梦仙、孙悦、刘博、李京连、胡丽君、邓露茜、金煜峰、田洋洋、李瑾、贾秀云。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基本要求目录 5引流量控制

6引流装置维护7并发症识别与处理8拔管管理目录

42─2024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42-2024一、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的基本要求、引流量控制、引流装置维护、并发症识别与护理及拔管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注册护士。范围

42─2024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42-2024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662—2020临床体液检验技术要求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42─2024三、术语和定义

脑室外引流装置externalventriculardrainagesystem一种将脑室内脑脊液向体外引流的密闭装置,一般由引流管、滴瓶、收集容器、阻断夹及三通阀等组成。 01脑室外引流externalventriculardrainage将脑室内的脑脊液向体外密闭系统引流的技术。术语和定义02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42─2024四、基本要求

4.1应与医师确定引流管滴液口高度及目标引流量,平稳控制引流速度。4.2应保持脑室外引流装置稳定、密闭、通畅。4.3应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颅内压、引流液变化等,及时识别和处理并发症。4.4操作应遵循无菌原则,手卫生遵守WS/T313的规定。基本要求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42─2024五、引流量控制

引流量控制5.1宜抬高床头30°,保持患者头、颈和躯干处于轴线位置,并将引流管滴液口置于侧脑室平面上10~15cm,可采用外耳道(平卧)、眉心(侧卧)作为侧脑室平面的体表标记点。5.2应根据目标引流量计算引流速度,并通过调整引流管滴液口高度控制引流速度,一般<20ml/h。5.3应至少每小时监测引流量,当实际引流量与目标引流量不符时,及时通知医师并调整引流速度。5.4对于监测颅内压者,应与医师确定目标颅内压后,控制引流速度及量。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42─2024六、引流装置维护

6.1应将引流管在头部非骨窗及非受压位置进行二次固定,减少头部活动,避免牵拉、打折、受压或脱出。6.2应保持滴瓶稳定悬挂于床头,若需倾斜或平放,应先关闭引流并排空滴瓶。6.3在对患者进行移动、变换体位等可

文档评论(0)

fat-be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