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微子世家》看殷商余晖与宋国兴衰.docx

从《宋微子世家》看殷商余晖与宋国兴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宋微子世家》看殷商余晖与宋国兴衰

殷商末年:“三仁”的悲歌

《宋微子世家》出自《史记卷三十八》,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主要讲述了周代诸侯国宋国的兴亡史。而这一切的源头,要追溯到殷商末年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商朝,这个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朝代,历经数百年的兴衰更迭,在商朝末年,已显露出摇摇欲坠之势。彼时,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登上历史舞台,他的统治成为了商朝命运的关键转折点。

商纣王天资聪慧,口才出众,且力大无穷,能徒手与猛兽格斗。然而,这些卓越的天赋并未被他用于治国理政,反而成为他肆意妄为的资本。他刚愎自用,自恃才能过人,对臣下的谏言置若罔闻,拒绝接受任何批评与建议。在生活上,他极度荒淫无度,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他大兴土木,扩建园林楼台,四处搜集新奇物品和奇珍异兽,以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他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让男女赤身裸体在其间嬉戏作乐,生活奢靡程度令人咋舌。在政治上,商纣王的统治更是腐败不堪。他重用善于阿谀奉承的费仲、恶来等人,这些奸臣把持朝政,结党营私,导致政治黑暗,官员贪污受贿成风。而对于那些忠诚正直的大臣,如比干、箕子、商容等,商纣王却毫不留情地予以诛杀或废逐。比干因冒死进谏,竟被商纣王剖胸挖心,其残忍程度令人发指;箕子为了避免灾祸,佯装疯癫,却仍被商纣王囚禁;商容深受百姓敬爱,却被商纣王无情废黜。

在这黑暗的统治下,有三位仁人挺身而出,他们便是微子、箕子和比干,被后世尊称为“殷末三仁”。

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长子,纣王的庶兄。他目睹纣王的种种暴行,心急如焚,多次向纣王进谏,希望他能改过自新,拯救商朝于危难之中。然而,纣王对他的劝谏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微子深知商朝已经无可救药,他陷入了痛苦的抉择:是继续留在朝中,眼睁睁地看着国家走向灭亡;还是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寻找一线生机?最终,他为了保存殷商的血脉,无奈地选择了离开。他带着家人和部分殷商遗民,远走他乡,开始了流亡生活。

箕子是纣王的叔父,官拜太师。他同样对纣王的昏庸无道感到痛心疾首,多次劝谏纣王要以国家和百姓为重,停止那些荒唐的行为。但纣王不仅不听,反而对他产生了怀疑和怨恨。箕子为了避免遭受迫害,佯装疯癫,整日披头散发,胡言乱语。纣王以为他真的疯了,便将他贬为奴隶,囚禁起来。在囚禁期间,箕子并没有放弃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他通过弹琴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创作了著名的《箕子操》。这首曲子表达了他对商朝命运的担忧和对纣王的不满,也成为了他内心痛苦的寄托。

比干是纣王的另一位叔父,他为人正直,忠心耿耿,一心只为商朝的繁荣富强着想。看到纣王如此昏庸,比干决定冒死进谏,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他来到纣王面前,直言不讳地指出他的错误,希望他能悬崖勒马,重新做一个贤明的君主。然而,纣王却被他的直言激怒,他恼羞成怒地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是不是这样!”于是,他下令将比干剖腹挖心,残忍地杀害了这位忠臣良将。比干的死,让商朝的忠臣们感到无比寒心,也让商朝的灭亡更加加速了。

西周立宋:微子的新生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着正义之师,向腐朽的商王朝发起了最后的进攻。在那场著名的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的军队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而商纣王的军队则士气低落,纷纷倒戈。最终,商纣王自焚于鹿台之上,延续了数百年的商王朝宣告灭亡。

在这场改朝换代的巨变中,微子的命运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他手持商朝的祭器,来到周武王的军门之前,以一种极度谦卑的姿态投降。他袒露上身,双手被反绑在背后,左边有人牵着羊,右边有人拿着茅草,自己则跪着向前爬行,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臣服和对周朝的敬畏。这种“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的投降仪式,在古代是一种非常屈辱的象征,但微子为了保全殷商的血脉和祭祀,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周武王看到微子的诚意后,被他的行为所感动,不仅亲手解开了他身上的绳索,还恢复了他原来的爵位和地位。周武王深知,微子是一位仁义之士,他的投降并不是出于懦弱,而是为了保护殷商的百姓和文化。因此,周武王对他给予了极高的礼遇,希望他能够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然而,周武王并没有完全信任商朝的遗民。为了防止他们反叛,周武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将商朝的王畿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进行统治,史称“三监”。同时,他还任命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为殷地的首领,让他继续管理殷商的遗民,但实际上是将他置于“三监”的监视之下。

周武王的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局势,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周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周成王继位。由于周成王年幼,无法处理国家大事,于是由周公旦摄政。周公旦的摄政引起了管叔、蔡叔的不满,他们认为周公旦有篡夺王位的野心。于是,他们与武庚勾结在一起,发动了叛乱,史称“三监

文档评论(0)

yang4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3201515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