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27.010CCST47
团体标准
T/CECA-G0361—2025
纯电动汽车补能系统能效分级及测试方法
Testmethodandenergyefficiencygradingofenergysupplementsystemsforbatteryelectricvehicles
2025-08-08发布2025-08-09实施
中国节能协会发布
I
T/CECA-G0361—2025
前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规定起草。
言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本文件由中国节能协会提出并归口。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汽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总院、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重庆睿蓝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厦门金龙联合汽车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苏晓佳、熊萌、杜全辉、张栋、刘明、贾国强、欧阳、阮廷勇、仝令胜、王鹏、鄢涛、朱旭哲、罗院明、张洁、龚旭、杜炜、李超、但镜攀、曹瑞乾、温成富、解佳丽、李靖、姜祖啸、林欢、惠周朋、李东升、覃胤合、张佑源、汤小生、马显刚、丁奇珑、王慧忠、王立涛、刘宁、付继垚、刘峰谷、滑磊、黄文姣、白琴。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T/CECA-G0361—2025
1
纯电动汽车补能系统能效分级及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纯电动汽车补能系统的能效等级与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座位数不超过7座且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1类车辆。座位数超过7座且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3500kg的M1类车辆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352.6-201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GB/T18386-2017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GB/T18386.1-2021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型汽车
GB/T18487.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18487.5-2024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5部分:用于GB/T20234.3的直流充电系统
GB/T27930-2023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之间的数字通信协议
GB/T27930.2-2024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之间的数字通信协议第2部分:用于GB/T20234.3的通信协议
GB/T34658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
3术语和定义
3.1补能系统energysupplementsystem
由动力电池系统和车载传导充电系统构成的车内高低压充电回路。
3.2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利用率energyroundtripefficiencyoftractionbatterysystem动力电池系统释放的能量与充电能量的比值。
3.3传导充电系统conductivechargingsystem
由车辆充电接口、车载充电器、高压配电盒、高压连接线缆等车端传导充电路径涉及的相关部件构成的回路系统。
4能效等级
纯电动汽车补能系统能效分为5级,其中1级为能效水平最高,具体分级要求详见表1。
T/CECA-G0361—2025
2
表1补能系统能效等级评价
评价维度
动力电池系统
传导充电系统
评分标准Ni
(百分制)
能效等级
快充能量利用率
(%)
直流回路充电效率
(%)
交流回路充电效率
(%)
补能能效
[96,93]
[99.5,99]
[94,93]
[100,80]
1级能效
(93,90]
(99,98.5]
(93,92]
(80,60]
2级能效
(90,86]
(98.5,98]
(92,91]
(60,40]
3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1804—2000自由公差标准.doc VIP
- 雅马哈DD-55C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化工原理练习与答案.doc
- 《梁瑞安期货交易随笔》.PDF VIP
- ZZ058 动漫制作赛题 第1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ZZ058 动漫制作赛题 第2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ZZ058 动漫制作赛题 第9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ZZ058 动漫制作赛题 第8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食品工程单元操作-学习情境3 传热.ppt VIP
- ZZ058 动漫制作赛题 第6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