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新生儿缺氧窒息后脑损伤护理查房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演讲人
前言
作为新生儿科的护理组长,我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这样的场景:产房里突然响起急促的警报声,助产士抱着浑身青紫的新生儿冲向新生儿复苏台;或是夜班时,暖箱旁的家属攥着我的衣角颤抖着问:“护士,我家孩子刚才突然抽搐,是不是脑子坏了?”这些瞬间总让我想起新生儿缺氧窒息这个“隐形杀手”——它是新生儿死亡和远期神经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脑损伤则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每次参与这类患儿的护理查房,我都像在打一场“生命保卫战”。从复苏后的第一声啼哭,到监测每一次呼吸的频率;从观察肌张力的细微变化,到安抚焦虑到失眠的父母……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今天,我们就以一例典型的“新生儿缺氧窒息后脑损伤”病例为切入点,通过查房梳理护理要点,希望能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系统的参考。
病例介绍
记得那是个深秋的凌晨,我正在护士站核对医嘱,产房的电话突然响起:“NICU吗?3床产妇顺产一男婴,出生时羊水Ⅲ度污染,1分钟Apgar评分3分(心率60次/分、呼吸弱、肌张力松弛、喉反射无、皮肤青紫),已予正压通气、胸外按压,5分钟评分5分,现转你们科进一步治疗。”
患儿入院时,我第一眼看到他:皮肤仍有花斑,呼吸急促(65次/分),鼻翼煽动,四肢肌张力低下,前囟稍膨隆,哭声弱,呈呻吟样。我们迅速为他接上多功能监护仪:心率120次/分(偏慢),血氧饱和度88%(吸氧状态下),经皮测胆红素10mg/dl(暂未达光疗标准)。医生立即开了血气分析,结果显示:pH7.18(酸中毒),BE-10mmol/L(碱剩余负值增大),提示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头颅B超提示“双侧室管膜下回声增强,考虑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这让我们的心更揪紧了——脑损伤已经发生。
病例介绍
患儿是G1P1,孕38+2周,母亲孕期产检无特殊,但产程中出现“胎心监护晚期减速”,考虑脐带绕颈2周(出生后证实)。父母都是28岁的上班族,妈妈因“孩子缺氧”自责到哭肿了眼睛,爸爸攥着缴费单的手直抖,反复问:“他以后会不会傻?能不能治好?”
护理评估
面对这样的患儿,护理评估必须“细如发丝”。我们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展开:
1.生理评估——抓住每一个“异常信号”-生命体征:入院时T36.2℃(正常),P120次/分(正常范围120-140次/分,偏慢),R65次/分(正常40-60次/分,偏快),BP50/30mmHg(正常足月儿收缩压50-70mmHg,偏低)。-神经系统:嗜睡(刺激后可唤醒,但很快入睡),肌张力低下(抱起来像“软面条”),原始反射减弱(觅食反射、握持反射均未引出),前囟张力稍高(约1cm×1cm,触之略膨隆),未及明显骨缝分离。-呼吸系统:呼吸节律不规整,偶有呼吸暂停(最长暂停5秒),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湿啰音(需警惕吸入性肺炎)。-循环系统:肢端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4秒(正常<3秒),提示末梢循环差;肝肋下2cm(正常<2cm),需监测是否进展为心功能不全。-其他:经皮测胆红素10mg/dl(动态观察),血糖2.8mmol/L(正常2.6-7.0mmol/L,偏低,需警惕低血糖加重脑损伤)。
2.心理社会评估——理解父母的“崩溃边缘”妈妈产后还未完全恢复,却坚持要下床看孩子,被我们劝阻时哭着说:“我没保护好他,连看一眼都不行吗?”爸爸偷偷在走廊抽了3支烟(被我们发现后掐灭),反复问:“护士,网上说缺氧会脑瘫,是真的吗?”他们对HIE的认知几乎为零,只知道“缺氧”=“脑子坏了”,这种信息差加剧了焦虑。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基于评估结果,我们列出了以下护理诊断(按优先级排序):
1.低效性呼吸型态与缺氧导致的呼吸中枢抑制、气道分泌物增多有关依据:呼吸频率增快(65次/分)、节律不规整、血氧饱和度偏低(88%)。
2.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导致的脑水肿有关依据:前囟膨隆、肌张力低下(早期表现),需警惕进展为烦躁、尖叫、抽搐。
3.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操作(吸氧、静脉置管)有关依据:新生儿免疫功能未成熟,暖箱环境为潜在感染源,静脉留置针增加感染风险。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吸吮反射弱、吞咽不协调有关依据:患儿嗜睡,觅食反射未引出,经口喂养困难。
5.家长知识缺乏(特定的)与缺乏新生儿缺氧窒息后脑损伤的相关知识有关依据:父母反复询问“是否会留后遗症”“如何护理”等问题,表现出明显焦虑。
护理目标与措施
针对每个护理诊断,我们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和措施,其中“时间节点”和“可量化指标”是关键。
1.低效性呼吸型态-目标:24小时内呼吸频率降至40-60次/分,节律规整,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