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成语论文题目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滥竽充数”中的“竽”是?
A.吹奏乐器B.弹拨乐器C.打击乐器
答案:A
2.“杯弓蛇影”讲的是谁的故事?
A.乐广B.曹操C.刘备
答案:A
3.“画龙点睛”最初形容哪位画家的技艺?
A.顾恺之B.吴道子C.张僧繇
答案:C
4.“卧薪尝胆”说的是哪位君主?
A.夫差B.勾践C.阖闾
答案:B
5.“叶公好龙”的“叶公”姓什么?
A.叶B.沈C.龙
答案:B
6.“望梅止渴”与谁有关?
A.孙权B.诸葛亮C.曹操
答案:C
7.“黔驴技穷”中的“黔”是指?
A.贵州B.云南C.四川
答案:A
8.“完璧归赵”的“璧”指?
A.和氏璧B.随侯珠C.夜明珠
答案:A
9.“负荆请罪”的“荆”是?
A.竹子B.荆棘C.木棍
答案:B
10.“纸上谈兵”说的是?
A.赵括B.白起C.廉颇
答案:A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属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有()
A.守株待兔B.刻舟求剑C.掩耳盗铃D.自相矛盾
答案:ABCD
2.源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
A.三顾茅庐B.草船借箭C.四面楚歌D.背水一战
答案:ABCD
3.形容人勤奋的成语有()
A.悬梁刺股B.凿壁偷光C.囊萤映雪D.程门立雪
答案:ABC
4.描写景色的成语有()
A.山清水秀B.花红柳绿C.风和日丽D.万紫千红
答案:ABCD
5.含有动物的成语有()
A.虎背熊腰B.牛刀小试C.羊入虎口D.马到成功
答案:ABCD
6.表示团结的成语有()
A.众志成城B.齐心协力C.同舟共济D.万众一心
答案:ABCD
7.出自《论语》的成语有()
A.不耻下问B.举一反三C.温故知新D.任重道远
答案:ABCD
8.形容时间快的成语有()
A.白驹过隙B.光阴似箭C.日月如梭D.稍纵即逝
答案:ABCD
9.表示做事专心的成语有()
A.全神贯注B.聚精会神C.专心致志D.心无旁骛
答案:ABCD
10.贬义成语有()
A.好高骛远B.夸夸其谈C.趾高气扬D.口是心非
答案:ABCD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走马观花”原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
答案:对
2.“三人成虎”意思是三个人变成老虎。()
答案:错
3.“洛阳纸贵”是形容纸张价格高。()
答案:错
4.“高山流水”常用来比喻知音难觅。()
答案:对
5.“扑朔迷离”最初形容兔子奔跑的样子。()
答案:对
6.“班门弄斧”中的“班”指鲁班。()
答案:对
7.“噤若寒蝉”是说人像冬天的蝉一样一声不吭。()
答案:对
8.“目无全牛”形容人目光短浅。()
答案:错
9.“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答案:对
10.“趋之若鹜”是褒义词。()
答案:错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邯郸学步”的寓意。
答案: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告诫人们学习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盲目照搬。
2.说说“掩耳盗铃”的启示。
答案: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欺欺人最终只会害了自己,要诚实面对自己的行为。
3.“精卫填海”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答案:体现了精卫坚韧不拔、不畏艰难、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斗争精神。
4.“刻舟求剑”反映出什么问题?
答案:反映出做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不能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不懂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事情。
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成语在现代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答案:成语使语言简洁生动,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能丰富文化内涵,体现民族智慧。在写作、演讲等场景恰当运用,可提升语言格调。
2.谈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传承成语文化。
答案:通过故事讲解让学生了解来源与含义,组织成语接龙等趣味活动,布置相关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运用,感受成语魅力。
3.举例说明成语与中国古代文化的联系。
答案:如“三纲五常”体现古代伦理道德观念;“黄袍加身”反映古代政治权力更迭。很多成语源于历史、神话等,承载古人思想文化。
4.探讨网络语言对成语传承的影响。
答案:网络语言一方面冲击成语规范使用,带来一些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