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简单相信,傻傻坚持》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2025年月日
第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具、资料
教材、课件、结构梳理表格、“职业坚守清单”模板
课程题目
《简单相信,傻傻坚持》
教学
目标
要求
知识目标
1.能完整复述樊锦诗60余年敦煌坚守的关键经历。
2.能准确阐释“简单相信”与“傻傻坚持”。
3.能举例说明口述自传“口语化表达”“情感真实”的特点及叙议结合手法的具体运用。
能力目标
1.能独立完成课文“引入-历程-感悟”三部分结构梳理。
2.能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比喻修辞和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3.能结合本专业案例,用3-5句话阐述“坚守”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素养目标
1.通过樊锦诗事迹,培养“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感受文中“退入自己的心”等语句的语言魅力,提升文本鉴赏能力。
3.结合专业案例,树立“职业坚守成就自我”的价值观。
思政
设计
对应知识点
樊锦诗的困境抉择、“简单相信”的职业信念、“傻傻坚持”的工匠精神
过程及方法
1.观看1980年樊锦诗在洞窟修复壁画的纪录片片段,引发情感共鸣。
2.分组完成“专业坚守案例卡”,深化精神迁移。
3.书写“我的职业坚守承诺”,将思政目标转化为个人职业规划。
教材
分析
重点
梳理课文“引入-历程-感悟”结构;分析“简单相信”“傻傻坚持”的内涵;赏析叙议结合手法。
难点
将樊锦诗的精神品质与学生专业实践结合;理解口述自传中“个人经历”与”人生感悟”的融合。
关键
用“结构梳理完成表+思维导图”双重呈现文本框架;设计“专业案例对接”活动,用具体职业场景搭建理解桥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组织
教学
1.师生问好后,用PPT展示“课堂准备清单”:教材、笔记本、彩色笔(红、蓝两色)。
2.明确课堂规则:小组讨论时每人至少发言1次,回答问题采用“观点+课文依据”模式。
1.对照清单检查物品,用红笔标注课文段落序号(共8段)。
2.以4人小组为单位,互相确认准备情况,推选1名小组记录员。
3min
新课
导入
1.播放莫高窟三维全景视频,视频结尾定格在“敦煌研究院”门牌
提问1:视频中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到莫高窟的珍贵?
预设回答:壁画色彩鲜艳、人物生动;洞窟数量多,规模大;有重要历史故事记载。
追问1:这些珍贵文物能保存至今,除了自然条件,还需要什么?
预设回答:有人专门保护;有专业技术修复;有长期坚守的人。
2.展示樊锦诗在洞窟工作的黑白照片(1975年),介绍:
这就是守护敦煌60年的“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今天我们通过她的口述自传,看看她的“相信”与“坚持”,板书课题(红笔写“简单相信”,蓝笔写“傻傻坚持”)。
1.观看视频时,用蓝笔在笔记本上记录3个“珍贵细节”。
2.举手回答问题,结合视频内容说明理由
齐读课题,圈划标题中自己认为关键的词语(如“简单”“傻傻”)。
6min
知人
论世
1.展示“樊锦诗生平时间轴”,逐点讲解:
1938年:出生于北京(展示婴儿时期与父母合影)
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展示北大校门旧照)
1963年:毕业分配至敦煌研究院(重点说明:当时敦煌条件艰苦,同班30人仅她1人选择去敦煌)
1998年: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展示任职仪式照片,补充:此时已在敦煌工作35年)
2016年:“数字敦煌”项目上线(展示数字洞窟截图,说明:让全球观众在线看敦煌)
2019年: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播放颁奖词片段:“舍半生,给茫茫大漠”)
提问2:从时间轴看,樊锦诗在敦煌工作了多少年?哪件事最让你震撼?
预设回答:工作60年左右;最震撼的是“数字敦煌”,让文物活起来/放弃北京去敦煌,坚守35年才当院长)。
2.补充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我心归处是敦煌》,是樊锦诗80岁时口述,作家顾春芳整理的自传。80岁的她回忆60年敦煌岁月,语言朴实却充满力量。
1.在课文注释1旁,用红笔补充时间轴中的3个关键节点(1963年、1998年、2016年)。
2.小组讨论2分钟:如果是你,1963年会不会选择去敦煌?每组选1人分享观点
记录写作背景中的关键信息(80岁口述、自传)
8min
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
(1)跟读课文;(2)用红笔圈划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如“迷茫”“平静”)。
2.发放“课文结构梳理完成版表格”(如下),结合表格讲解结构划分依据:
结构部分
段落范围
核心事件
情感线索
表达方式
引入部分
1
参加“敦煌文化守望者”项目启动会,回忆敦煌岁月
感慨怀念
记叙(会议场景)+议论(“简单相信,傻傻坚持”点题)
历程部分
2-7
2-3:初到敦煌的困境(父亲去世、夫妻分离、环境艰苦)
最近下载
- 1.2.4绝对值 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QGDW 11651.13-2017 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13部分:穿墙套管.pdf VIP
- 电子商务客服教案课程.doc VIP
- 客服培训课程小游戏.pptx
- QGDW 11651.12—2017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12部分:母线及绝缘子.pdf VIP
- 中国食用油行业现状分析-小包装食用油市场潜力巨大
- 分散式风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定价策略与渠道价格管理8.doc VIP
- 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控制37页PPT.pptx VIP
- QGDW 11651.10-2017 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10部分:干式电抗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