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日本学界对《历代名画记》的研究:历程、成果与启示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历代名画记》由晚唐张彦远撰写,成书于公元9世纪中叶,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的绘画通史著作,在中国画论发展历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代学者余绍宋在《书画书录解题》中盛赞它为“画史之祖,亦为画史中最良之书”,宗白华更是将其与西方温克尔曼的《古代美术史》相媲美,足见其价值之高。
全书共十卷,内容丰富多元,涵盖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绘画理论的阐释、鉴识收藏方面的叙述,以及从远古时代到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众多画家的传记及相关资料整理。张彦远在书中不仅把著录、鉴藏、流传、名价以至装裱都纳入研究视野,形成了中国画史研究的完整体系;还在继承谢赫“六法”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形似”与“骨气”的辩证关系,强调气韵生动是绘画的最高境界,并提出“书画同体”的思想,强调书画在艺术价值上的相通性,对绘画鉴赏和收藏也有着深刻的见解,这些都为后世绘画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在文化交流上源远流长。《历代名画记》流传至日本的历史久远,日本收藏有明清时期的多种刻本和抄本。如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皕宋楼藏书流失日本,其中保存在日本岩崎氏静嘉堂文库的明刻本《历代名画记》便是重要例证。这些版本的传入,为日本学者对《历代名画记》的译介和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
早在20世纪初,日本学者便在海外对《历代名画记》的整理研究中捷足先登。1902年,汉学家内藤虎次郎(内藤湖南)在《国华》杂志发表《论说及考证唐以前的画论》,开启了中国画论整理和译介的先河。1916年,夸关寿唐编纂《东洋画论集成》,选用《历代名画记》前3卷的8篇专论并翻译成日文,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日文选译本。此后,20世纪20-30年代,日本逐渐形成了对《历代名画记》的译介与研究局面。1923年,龙精一在《国华》杂志连载发表研究唐朝画学著作的长篇论文《唐朝的绘画史论》,其中主要篇幅是对《历代名画记》的讨论,在分析和论述上比内藤氏更加细致深化,并提出了书画同体论、张彦远的评画原理、《历代名画记》的编次等有待关注的研究课题。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日本学界全面展开对《历代名画记》的校译和研究,一部分学者继续就专题研究发表个人见解,另一部分学者则以翻译解说的形式加以系统整理介绍,其中“二次编辑说”等问题引发了热烈讨论。
1.1.2研究意义
从学术交流层面来看,日本对《历代名画记》的研究是中日文化学术交流的重要体现。自该书传入日本,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这些成果为中国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者对同一著作进行研究,必然会因思维方式、文化传统的差异而产生不同观点。通过对日本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中国学者能够突破自身思维局限,从多角度审视《历代名画记》,从而推动学术交流向纵深发展,促进双方在绘画史论研究领域的相互学习与借鉴。
在文化传播方面,《历代名画记》作为中国绘画理论的经典之作,承载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日本对其研究的持续开展,使得中国绘画文化在日本得以更广泛传播。书中所涉及的绘画理论、技法、画家故事等内容,随着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走进日本民众的视野,增进了日本民众对中国绘画艺术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加强了两国之间的文化纽带,对促进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从艺术研究角度而言,日本学者在研究《历代名画记》时,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有的从文献学角度对版本进行细致考证,有的从文化学角度分析其与日本本土文化的交融影响,还有的从艺术创作角度探讨书中理论对当代绘画实践的指导作用。这些多元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为中国绘画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完善中国绘画史的研究体系,丰富绘画史研究的内涵,使我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有更全面、深入、准确的认识。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对《历代名画记》的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硕。从古代开始,《历代名画记》就受到众多学者和艺术家的重视,被广泛引用和研究。在近现代,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历代名画记》展开研究。在版本校勘方面,学者们对不同版本的《历代名画记》进行细致比对,如对明代嘉靖本、万历二年至万历三年间王世贞的郧阳本、明代崇祯年间毛晋汲古阁的“津逮秘书”本、清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本、清嘉庆年间张海鹏的“学津讨原”本等版本进行深入研究,梳理版本源流,纠正文字讹误,为准确理解原著提供了坚实基础。在绘画理论探讨上,深入剖析张彦远的绘画美学思想,包括“气韵生动”“书画同体”“自然为上”等核心理论,探究其对中国绘画理论发展的深远影响。在画家传记与绘画史研究中,依据书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docx
- 新泰市翟镇农村初中教育分流:现状剖析与发展路径探索.docx
- 新生相混合氢氧化物:高效吸附处理采油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路径.docx
- 新疆昌吉周边规模化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调查与解析.docx
- 新疆昌吉地区规模化猪场三种强制免疫疾病抗体监测与防控策略研究.docx
- 新经济理论视域下财务报告的变革与重塑:理论、挑战与实践.docx
- 新经济组织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分析——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docx
- 新课改下农村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型探究.docx
- 新课改浪潮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课程实施取向的转型与重塑.docx
- 新课标引领下大语文教育的创新与实践.docx
- 日本学者对王维诗画研究:视角、成果与启示.docx
- 日本行政评价制度:剖析、反思与镜鉴.docx
- 日粮ADF水平对南江黄羊瘤胃功能及纤维降解菌的影响探究.docx
- 日粮添加三丁酸甘油酯:对宫内发育迟缓哺乳仔猪肝脏与脂代谢的重塑.docx
- 日粮添加二氢吡啶对奶牛性能的多维影响:生产、抗氧化与抗热应激的综合解析.docx
- 日粮纤维水平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多维度解析与策略优化.docx
- 旧项目位置线性变换对预览效应的影响分析.docx
- 早产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超声特征及Pavlik吊带疗效探究.docx
- 早产儿肺功能检查的临床价值与应用探索.docx
- 早期逆境对雄性青少年猕猴应激反应的多维度解析:抑郁与应对策略的交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