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06_T25-2019_襄阳古城景区讲解导则_襄阳市 .docxVIP

DB4206_T25-2019_襄阳古城景区讲解导则_襄阳市 .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03.200

A14 DB4206襄阳市地方 标 准

DB4206/T25—2019

襄阳古城景区讲解导则

Guidelinesforxiangyangancientcityscenicarea

DB4206/T25—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湖北文理学院提出。本标准由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文理学院、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龙雨萍、朱运海、方莉、崔俊涛、康玲、刘钊。本标准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文理学院,联系电话:(+86-0710)3591876,邮

箱:longyuping09@163.com。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联系电话:(+86-0710)3512259,邮箱:357854929@。

DB4206/T25—2019

襄阳古城景区讲解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古城景区导讲解的术语和定义、讲解范围、欢迎辞和欢送辞、概况和主要景点讲解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襄阳古城景区的讲解服务。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襄阳古城景区xiangyangancientcityscenicarea

襄阳古城景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范围为汉江与护城河围合的整个片区,北抵汉江,西至铁佛寺路,东至环城东路,包括护城河、沿线公园、古城墙及城墙内部。

DB4206/T25—2019

襄阳古城景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汉水中游南岸,是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襄阳古城城墙始建于汉代,那时的城墙为夯土所砌,宋朝开始使用城砖。南宋时期,襄阳为“控扼南北”之地,军事地位十分重要,为了增强城墙的防御功能,修建了瓮城、敌台、弩台……元末明初,朱元璋命平章邓愈重修襄阳城,不仅重筑了唐宋旧城,而且拓宽了东北角,增设长门,使襄阳城门达到六门:即东门阳春门、西门西成门、南门文昌门、大北门拱宸门、小北门临汉门和长门震华门。襄阳城的终格局由此奠定。邓愈在城南重新修建了城区,在城墙上修建了“魁星楼”和“狮子楼”。明代以后护城河外侧向外延伸150余米,实际宽度近300米,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宽的护城河。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襄阳知府为襄阳城六门拟写了雅称,清代顺治年间知县又为各门拟写了内额。此后襄阳古城又屡经整修,现在保留下来的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墙体。

今天保存下来的襄阳古城依旧保存了“方城汉池”的格局。其原有6座城门,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子城,城四角设有角台,城墙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城墙周长7331米,高处10.84米,厚11-14米。城郭外围,北面以汉江为天堑,东、南、西三面则为历代建城取土、人工开挖形成的全国最宽护城河,全长5060米,平均宽度180米,宽处达250米。冷兵器时代,襄阳因城墙坚固,城高池深,防御完备,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之美誉。

襄阳古城的修建及历史变迁体现了中国城墙类建筑的建造技艺以及古代城防攻守军事战略体系的发展。1956年,襄阳古城墙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增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目前该项目已有10省14座城共同构成。(2006年首批的江苏南京城墙、陕西西安城墙、湖北荆州城墙、辽宁兴城城墙,2012年增列的湖北襄阳城墙、浙江临海台州府城墙、安徽寿县城墙、安徽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2014年河北正定、河南开封、广东肇庆、福建长汀、张家口(宣化)、安徽歙县等六市(县))。

DB4206/T25—2019

护城河位于襄阳市襄城区,为亚洲最宽护城河。它长5060米,平均宽度180米,最宽处达250米,面积91万平方米,是一个依托城市附近水系构建的自流系统。正因为襄阳古城东、南、西三面有护城河的庇护,北面又有汉江天堑,才使得襄阳古城因“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的城池格局而声名显赫,被誉为“华夏第一城池”。

襄阳古城“方城汉池”的城池格局,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就出现,是当时楚国的战略防御架构。城池是城墙和护城河的统称,城指城墙,池指护城河。护城河也称城壕或壕沟。最初人们挖壕沟,目的是让攻城的敌人掉进去摔死,所以在壕沟底部设有竹枪等战具。古人筑城和挖壕同时进行,壕挖得深,城筑得高,一正一负,构成双重防御体系。襄阳护城河的功能,一是可作为防御设施,这是基于“隔离敌人”的理念产生的。襄阳古城北临汉江,在东、南、西三面人工开挖河道,从城外的西南角引襄渠水进入,在不同时期分别通过西南角、东北

文档评论(0)

WZF20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