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docVIP

德令哈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令哈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玷污(diàn)诘责(jié)好高骛远(wù)

B.潺潺(chán)殒落(yǔn)鲜为人知(xiān)

C.取缔(dì)吹嘘(xū)钦佩(qīn)

D.消弭(mǐ)感慨(kǎi)匀称(ch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墨守成规不可告人诚心诚意

B.锲而不舍按步就班接二连三

C.鬼鬼祟祟气宇轩昂水波不兴

D.再接再励诲人不倦莫衷一是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对我说:“你愿意参加这次活动吗?”

B.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都兴奋不已。

C.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不是他不知道答案,就是他不想回答。

D.他为什么迟到?是因为路上堵车,还是因为起晚了?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背影》一文中,父亲在火车站为儿子买橘子的情节,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B.《桃花源记》中,作者陶渊明通过描绘桃花源的美景,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C.《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的悲剧主要原因是他的迂腐守旧,不愿意接受新事物。

D.《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一个善良、淳朴的劳动妇女,她的形象令人难忘。

5.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比喻)

B.“看吧,山那边的山,山那边的山,山那边的山,好像在对你招手。”(排比)

C.“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比喻)

D.“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对偶)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受教育,提高了我的思想觉悟。

B.他的发言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他的学习成绩之所以提高,是因为他努力了。

7.下列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孔子——儒家学派

B.《红楼梦》——曹雪芹——清代

C.《呐喊》——鲁迅——现代文学

D.《伊索寓言》——伊索——古希腊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B.这幅画的色彩搭配非常和谐,令人赏心悦目。

C.他的演讲非常精彩,令人叹为观止。

D.这个小男孩非常调皮,令人头疼。

9.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的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

B.“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C.“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他慢慢地走着,像一只正在思考的乌龟。”

10.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A.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经常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C.他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总是能想到一些有趣的主意。

D.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很少与人交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___。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________》。

3.《论语》中,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4.《桃花源记》中,武陵人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孔乙己》的作者是________,小说中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是在________。

三、默写题(每题2分,共10分)

1.“________,________”,这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

2.“________,________”,这是杜甫《春望》中的名句。

3.“________,________”,这是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名句。

4.“________,________”,这是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名句。

5.“________,________”,这是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名句。

四、阅读理解(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15分)

桃花源记(节选)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文档评论(0)

Yan06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