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GB/TXXXX.2-XXXX《光伏系统用额定电压1.5kV直流电缆
第2部分:铝合金导体电缆》
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制定背景、起草过程等
1、任务来源
根据2025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工作安排,《光伏系统用额定电压1.5kV直流电缆第
2部分:铝合金导体电缆》列入制修订计划,项目编号为T-604。
2、制定背景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到216.88GW,同比增长148%,截
至2023年12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6.1亿千瓦,创下历史新高。国家能
源局在2024年新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文件中也鼓励开展多
种形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在其中电缆的成本约占系统总成本的10%,随着铜铝等导
体原料价格的上涨,电缆的成本在光伏系统中有增无减。考虑到成本问题的同时,同时为
了发电系统的稳定运作与安全性能,市面上的企业倾向用铝合金作为导体材料。
铝合金导体电缆与铜导体电缆的相比,铝合金电缆轻便、成本低、抗腐蚀、金属表面
与氧发生作用后,氧化物能构成致密的有一定硬度的表面保护膜。缺点是电导率低、易蠕
变、机械强度较弱。从线路损耗和载流量方面进行对比,当铝合金线缆的截面面积是铜芯
电缆的1.5倍时,铝合金线缆的导电性能与铜芯电缆的性能相当。采用铝合金导体电缆可
大幅降低了光伏系统中电缆的成本占比。
但由于目前无相对应的铝合金导体国标,对于生产者及用户单位在生产或采购时,无
通用的标准,只能采用国外标准或定制协议等。德国莱茵TÜV于2022年颁布2PfG
2642/01.22和铝合金光伏电缆标准,目前普遍以此标准为基准进行生产及销售。我国也于
2022年发布了团标T/CAS566-2022铝合金导体光伏电缆标准,目前我国无相对应的铝合
金导体国家标准。本标准中所规定的性能与铜导体光伏电缆相似,所涉及产品也经过多次
验证,与我国目前实际应用可完全匹配。
3、主要工作过程
起草阶段:按照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本标准起草工作如期展开。主要起草单位上海
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为起草工作做了前期准备工作,成立了标准起草组,参考光伏电缆
IEC62930:2017《Electriccablesforphotovoltaicsystemswithavoltagerating
of1,5kVDC》标准以及铝合金光伏电缆标准2pfg2642/01.22《Requirementsfor
Electriccableswithaluminumalloyconductorsforuseinphotovoltaic-
systems》,进行了翻译和研究工作,同时结合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IEC
60228:2023《Conductorsofinsulatedcables》、GB/T12706.1—2020《额定电压
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为1kV
(Um=1.2kV)和3kV(Um=3.6kV)电缆》、GB/T30552—2014《电缆导体用铝合金线》、
GB/T31840.1-2015《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铝合金芯挤包绝缘电力
电缆第1部分:额定电压为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PPP11029A
《AluminumconductorscablesforfixedinstallationinPVsystems》、ISO19642-
42019《Roadvehicles-AutomotivecablesPart4:Dimensionsandrequirementsfor
30Va.c.and60Vd.c.singlecorealuminiumconductorcables》中的相关内容,经
工作组共同讨论确定主要修订方案,形成草案。
2025年7月4日标准编制工作组在上海召开了标准制定起草组会议,本次会议主要针
标准初稿,讨论了标准主题框架、技术内容等,同时对存争议技术问题形成共识。会后,
起草组针对会议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对标准初稿进行了全面修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