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武胜县2018高考历史(下期)选练题(4)及答案.docVIP

四川武胜县2018高考历史(下期)选练题(4)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武胜县2018高考历史(下期)选练题(4)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15·福建文综,13)右图是《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许慎解释道,“历”者,过也,传也。“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

A.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 B.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

C.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 D.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

【答案】B

2、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

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C.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D.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答案】A

3、(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答案】A

4、(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11)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A.维护教皇权威B.主张圣像崇拜C.倡导信仰自由D.支持宗教改革

【答案】D

【解析】威廉·廷得尔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这说明他主张宗教改革,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项和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材料体现不出“信仰自由”,故C项错误。

5、(2016·乌鲁木齐高二检测)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材料中的“钥匙”是指()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牛顿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

C.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D.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

答案B

解析“光荣革命”发生于1688年,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出版,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创立,故B正确;伽利略成果在16~17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于19世纪中叶;量子假说是20世纪初才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故A、C、D与题目时间不符。

6.(2017黑龙江哈三中三模,31)对黄宗羲和卢梭思想的共同之处的解读正确的是()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以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为目的的暴动,乃是一件与他昨天处置臣民生命财产的那些暴行同样合法的行为。

A.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B.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C.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和启蒙运动。黄宗羲的思想并没有推动当时的社会变革,故A项错误;黄宗羲并不主张实行民主共和,故B项错误;黄宗羲的思想并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故C项错误;黄宗羲和卢梭都批判君主专制统治,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事为之防,曲为之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神宗曾说:“法出于道。人能体道,则立法足以尽事;立法不足以尽事,非事不可以立法也,盖立法者未善耳。”宋代的“祖宗之法”作为根本性的治国原则,本着“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的精神,在行政管理上充分运用了制衡原则,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各自行使独立职权,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职权与事权明确集中,官员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同时,“祖宗之法”也有深刻的负面影响,北宋中后期的党争问题、强敌当前收武将兵权的问题等,无不与宋代遵循“祖宗之法”的立国之策有密切联系。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中国历史上,帝王的“共理”“共治”,本质是通过士大夫、借士大夫的能力来治理天下。政治的主导权掌握在帝王手中,朝政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君主个人的好恶,这种状况在11世纪前期的北宋发生了深刻转变。

宋代士人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度原则时,秉持“从义而不从君,从道而不从父,使君不陷于非义,父不入于非道。君有不义,不从也,而况于权臣乎!父有不义,不从也,而况于他人乎”的原则,认为:“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士大夫以“公议”“天道”为旗帜,作为制约君主的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宋太祖曾对臣僚说:“天下广大,卿等与朕共理。”皇帝必须与士大夫“共定国是”,成为君臣双方共同承认的原则——这是北宋政治史上一项具有突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c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