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风筝制作教学
第一章:风筝的历史与文化背景风筝作为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接下来的几张幻灯片中,我们将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文化中的独特意义。风筝不仅是一种娱乐工具,更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通过了解风筝的历史,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项古老技艺的价值和魅力。历史渊源追溯风筝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文化象征探索风筝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现代应用
风筝的起源1公元前200年风筝起源于中国汉朝,最早的记载是汉朝将军韩信用木鸟(早期风筝)测量从军营到敌方城墙的距离,以便挖掘地道。2魏晋南北朝风筝从军事工具逐渐发展为民间娱乐活动,开始出现各种造型的风筝。3唐宋时期风筝制作技艺日益精湛,成为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和文化象征,广泛流传于民间节庆活动中。
风筝的文化意义东方文化中的风筝中国:象征祥瑞与祈福,春节和清明节放风筝有放飞烦恼之意日本:多用于宗教仪式,装饰有神话和传说图案,每年举办传统风筝节韩国:传统风筝???(方牌风筝)与祈福习俗紧密相连西方文化中的风筝18世纪欧洲:开始将风筝用于科学研究,应用于气象观测本杰明·富兰克林:用风筝进行闪电实验,奠定了避雷针发明基础现代应用:发展为航空学、无线电通信和气象学的重要研究工具
古今风筝文化对比古代风筝文化古代中国风筝多以绢帛为材料,绘制精美图案,寄托祈福纳祥、驱邪避灾的美好愿望。风筝制作是重要的民间工艺,各地区形成独特风格。现代风筝活动当代风筝节已成为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如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印尼巴厘岛风筝节等。现代风筝在保留传统的同时,融入了创新设计和高科技材料。
第二章:风筝的基本结构与材料准备了解了风筝的历史文化背景后,我们开始学习风筝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材料。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成功制作风筝的第一步。基本结构了解风筝的骨架、风筝面和线组等主要部件材料选择学习选用合适的竹棍、纸张和绳线工具准备准备剪刀、胶带等必要工具装饰素材收集彩色笔、贴纸等装饰材料
风筝的主要部件骨架(框架)主杆:风筝的中轴,提供纵向支撑横杆:与主杆垂直,提供横向支撑材质多为竹子或轻质木材,现代也用碳纤维或玻璃纤维风筝面(蒙皮)传统材料:宣纸、绢、薄棉布现代材料:塑料薄膜、尼龙布需要既轻便又耐风,不易破损线组与尾巴牵引线:连接风筝与放飞者支撑线(风筝绳):连接骨架与牵引线尾巴:保持飞行稳定,调节平衡
制作风筝所需材料基础材料清单竹棍或细木棍两根(主杆约30厘米,横杆约25厘米)轻质纸张(如宣纸)或塑料袋(如购物袋)线绳(尼龙线或棉线约10米)胶水或胶带剪刀尺子和铅笔彩色笔、颜料或贴纸(用于装饰)长彩带或轻质纸条(制作尾巴)
材料准备示范选择竹棍选用直径约0.3-0.5厘米的细竹棍,确保质地均匀无裂纹。可用砂纸打磨竹棍表面,去除毛刺。主杆应比横杆略粗,提供更好的支撑力。纸张准备根据骨架大小,准备约17.5厘米见方的纸张或塑料。切割时预留1-2厘米边缘用于折边粘贴。选择韧性好的材料,避免易撕裂的纸张。绳线处理准备不同长度的绳子:骨架绑扎用短绳,牵引线约8-10米。学习基本的结绳技巧,如方格结和活结,确保连接牢固又便于调整。
第三章:风筝制作步骤详解(上)从骨架到风筝面的制作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讲解风筝制作的基本步骤,从骨架搭建开始,到风筝面的制作,再到线组的安装。这些步骤需要耐心和细致,但并不复杂,每个人都能够掌握。制作骨架将竹棍正确交叉并牢固绑扎制作风筝面裁剪并固定风筝面到骨架上安装线组绑好牵引线和尾巴
制作骨架01准备竹棍取两根竹棍,主杆长约30厘米,横杆长约25厘米。确保竹棍表面光滑,无尖刺。02确定交叉位置将横杆放在主杆上方,交叉位置在主杆顶部约1/3处(距顶端约10厘米)。这个位置能确保风筝飞行时的稳定性。03绑扎固定用线绳在交叉处缠绕成十字形,打上牢固的结。先横向缠绕几圈,再纵向缠绕几圈,最后交叉缠绕形成牢固的连接。04检查稳固性轻轻晃动骨架,确保连接牢固不松动。如有松动,需要重新绑扎或加固。横杆与主杆应保持垂直。
制作风筝面1测量尺寸根据骨架大小,在纸上画出菱形轮廓,确保四边大小相等,角度对称。边长应比骨架略大,留出折边空间。2裁剪纸张沿着画好的轮廓线裁剪纸张。如使用塑料袋,需剪开成平面再裁剪。预留约1厘米的折边空间。3固定风筝面将骨架放在裁好的纸张中央,确保对称。先用胶带固定四个角,再沿骨架边缘折叠纸张并粘贴。注意保持纸面平整,无皱褶。4加固边缘可沿风筝边缘贴上胶带加固,防止撕裂。特别是四个角需要重点加固,因为飞行时这些位置受力较大。
制作风筝线组制作风筝绳(支撑线)在风筝主杆上方和下方各系一根短线,长度约为主杆的1/3将两根短线的中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的顶点就是牵引线的连接点,通常位于风筝面的前方连接牵引线准备约8-10米长的牵引线将牵引线一端与支撑线的三角形顶点牢固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