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2.默读课文,并能讲述故事的梗概。3.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贺龙在艰苦岁月里的乐观、幽默。贺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原名贺文常,字云卿,中国湖南桑植县人,有白族血统。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44年10月,贺龙和朱德、徐向前在延安机场1954年9月26日,贺龙和陈云在北京。1960年,毛泽东和贺龙在交谈。作为十大元帅之一,作者为什么不写贺龙驰骋沙场的英姿,却写他钓鱼呢?从“老伙计”、“抚摸”、“会意”中体会贺龙与战马之间的深厚情意以及默契,也说明了钓鱼补充粮食对贺龙来说是常事。为什么说渔竿“凝聚着贺龙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对战友骨肉般的深情厚谊”?这句话是对贺龙的高度赞扬。贺龙在困难面前的乐观、幽默鼓舞着大家,在缺粮少食的境地里对战友的深情厚谊感动着大家。这样的乐观精神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有什么作用?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重要因素,鼓舞着大家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作斗争。1.读了《贺龙钓鱼》的故事,你都想到些了什么呢?说给大家听听。
2.课后继续搜集贺龙或其它革命前辈的故事。3同学们,如果说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古文化是一串珍珠,那么古诗就是其中的一颗美丽的明珠,古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两首古诗!新课导入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访问隐居在山中的人aa5作者简介贾岛,范阳(今北京近)人,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后还俗。还俗后,参加进士考试。由于出身卑微,未被录取,便作诗讽刺挖苦科举考试,被当时人称为举场的“十恶”。贾岛作诗,又以苦思苦吟著称,善于反复推敲,常为推敲诗中的字眼而茶饭不思,是中唐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他所写的诗歌缺乏社会内容,情调凄苦,间有清新之作,著有《长江集》。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满怀期望)(感到失望)(有了希望)(无可奈何)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句话中童子面对诗人的追问,只好指点:师傅入山采药,只会在这座山中,圈定了一个大体范围,至于具体所在,他也回答不上来。什么原因?山高林密,云雾缭绕,谁又能确定他的采药处所呢?这样写,既切合题意,又切合“隐者”常常遁入山林、不与常人往来的特点。童子的回答委婉得体,我们可以推想寻访隐者的诗人此时寻友不遇,顿生惆怅之情。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袁枚aa5作者简介袁枚,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十三年辞官,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市),筑室小仓山隋氏废园,改名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从此不再出仕。从事诗文著述,广交四方文士。晚年自号仓山居士。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字词理解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意欲:想要。捕:捉。鸣蝉:鸣叫的蝉。8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袁枚作业布置1、试述《寻隐者不遇》所描绘的意境。2、试述《所见》所描绘的意境。要求:以上两题任选一题完成,字数不少于400字。写在小作本上。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