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40
DB36/T2160—2025CCS
DB36/T2160—2025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2160—2025
冲击弹性波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trengthdetectionofconcretebyimpactelasticwavemethod
2025-04-10发布 2025-10-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6/T
DB36/T2160—2025
DB36/T
DB36/T2160—2025
目 次
前 言 II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基本规定 2
现场检测 5
检测报告 9
附录A(资料性)混凝土波速标定记录表 10
附录B(资料性)混凝土强度检测现场记录表 11
附录C(规范性)混凝土弹性模量—强度曲线的简易标定方法 13
附录D(规范性)扫描式冲击回波法(IES法)检测方法及强度计算 14
附录E(资料性)检测报告 15
参考文献 16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01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省交投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高速资产经
营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天驰高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孟丛丛、柳海龙、蔡龙成、伍建强、周杨、魏伟、陈元勇、朱铭、邹曼娜、涂昳颖、俞洋、唐钱龙、王立军、张远军。
冲击弹性波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冲击弹性波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现场检测、检测报告。本文件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混凝土强度冲击弹性波法检测。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JF1969冲击弹性波检测仪校准规范
JGJ/T411冲击回波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冲击弹性波impactelasticwave
冲击作用下的质点以波动形式传播在弹性范围内产生的运动,亦称应力波。
[来源:JGJ/T411—2017,2.1.3]
3.2
冲击弹性波法impactechomethod
通过冲击方式产生瞬态冲击弹性波并接收冲击弹性波信号,分析冲击弹性波及其回波的波速和频率等参数的变化,判断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3.3
P波P-wave
传播方向与粒子运动方向平行的波,传播时产生拉应力或压应力。
3.4
P波波速P-wavevelocity
P波在半无限固体中传播的速度。
3.5
表面波(R波)surfacewave
1
沿半无限弹性介质自由表面传播的波,绕平衡位置作椭圆轨迹的振动,并作用于相邻的质点而在介质表面传播,称为表面波。
3.6
测区testingzone
可以进行冲击回波法施测的构件表面区域,一个构件可指定或随机布置一个或若干个测区。
[来源:JGJ/T411—2017,2.1.4]
3.7
测线testingline
在被测构件表面按一定方向布置的测点组成的线。
[来源:JGJ/T411—2017,2.1.4]
3.8
测点testingpoint
测区内或测线上的检测点。
[来源:JGJ/T411—2017,2.1.4]
3.9
采样率samplingrate
每个采样周期的采样点数。
3.10
采样间隔samplinginterval
相邻采样点间的时间间隔。
3.11
冲击波法(IE法)ImpactEchoMethod
通过冲击方式产生瞬态冲击弹性波并接收冲击弹性波多次反射信号,分析冲击弹性波及其回波的波速和频率等参数的变化,判断混凝土结构强度。
3.12
扫描式冲击波法(IES法)ScanningImpactEchoMethod
在IE法的基础上,将固定的单个传感器变为滚动传感器。采用扫描式滚动传感器,利用螺线管冲击器进行连续冲击产生连续冲击弹性波并接收反射信号,分析冲击弹性波及其回波的波速和频率等参数的变化,判断混凝土强度。
基本规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403T5332024应急预案数字化指南.docx
- TCECS15292024智慧建筑技术标准.docx
- TCSTM00920—2023印制电路板组件用敷形涂覆材料.docx
- CNASPD141132D1附件11CL01A0252022(校准)类别.doc
- CNASPD3001D1实验室生物安全评审报告.doc
- CNASPD3801D1实验动物机构认可评审报告.doc
- CNASPD300117D1附件8对实验室整改的验收意见.Doc
- CNASPD300118D1附件9评审组对后续监督评审的建议.Doc
- CNASGL0102018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证书和标签的内容.docx
- CNASPD380102D1附件11IACUC的职责与管理要求核查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