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月夜(优秀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月夜

杜甫

走近忧国忧民的杜甫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青少年时期,怀有远大理想,但他仕途不得志,一生贫困潦倒,饱经忧环。曾经在长安困顿十年,安史之乱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是我国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

他的诗歌多是体现忧国忧民,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其诗中有反映,故称“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作品风格沉郁顿挫。

1

杜甫(712---770)

2

沉郁顿挫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藉,语势有停顿转折。

3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01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02

代表作:

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对杜甫的评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朱德对杜甫的评价: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月夜

月夜

01

今夜鄜州月,

02

闺中只独看。

03

遥怜小儿女,

04

未解忆长安。

05

香雾云鬟湿,

06

清辉玉臂寒。

07

何时倚虚幌,

08

双照泪痕干。

09

背景材料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作《月夜》。

诗中望月之人是谁?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闺中的妻子。

这种手法叫对写法,也即从对面写来,也叫对面落笔,属于曲笔的一种。

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

明确: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02

从诗歌可以看到,在家里的不仅有妻子,还有儿女。为什么作者却说是闺中“独”看呢?

01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有人说这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并简要说明理由。

炼字型(答题步骤)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手法、效果)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有人说这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并简要说明理由。

01

“湿”和“寒”。①“湿”,沾湿。“寒”,生出寒意。②夜深露重,雾气沾湿了妻子高高的发髻。清冷的月光洒在她的身上,她柔润如玉的双臂一定生寒了。③一“湿”一“寒”可触可感,形象生动,表现了妻子望月之久,忆夫之深。“湿”和“寒的表象是诗人的想象和联想,其实是写诗人看月之久,忆妻之深的痛苦现实。明写妻子思夫之深,暗写杜甫思妻之切。

02

明确:“双照”。“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在不知“何时”的未来。“双照”泪痕才干,表达诗人希望尽早结束这种两地思念的痛苦生活,“独看”泪痕不干也就包含其中了。“独看”是现实,“双照”是希望。

“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渴望和平的生活,包含战乱之中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一联的关键词是什么?

和诗歌中那一个词对应?

“独看”和“双照”是这首诗的诗眼,是最能体现主旨

的关键词。

小结

01

此诗艺术构思巧妙,以“月”为线索,贯通全诗,采用借景抒情、暗示手法望月怀人,通过写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02

本诗只写个人的遭遇与亲人的离散之痛,对吗?

诗中所写的个人于亲人离散的痛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中人民的悲苦生活。其中写夫妇、父子之爱已与忧国忧民、悯时伤乱之情融为一体,这就是文学的典型性。

1

2

拓展迁移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山居秋暝》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拓展迁移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