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04刑法学培养方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30104刑法学培养方案

刑法学X-0001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共15题,共15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

1.(1分)

甲拾得他人的信用卡后,到atm机上提款2万元,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2.(1分)

于某流氓成性,一天深夜越墙闯入年轻妇女赵某家,意欲强奸赵某遭受拒绝,于某便拔刀威胁。这时赵某计上心来,口头表示同意并往床上退,于某以为得逞,放松警惕,积极逼近赵某。赵某便从身后的床上操起一把大剪刀朝于某腹部猛捅数次,致其死亡。赵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

3.(1分)

丙发现李四掌管大量公款,即和其策划挪用一定款项赌博,李四欣然应允,就“借用”公款50万元给丙,丙属于单纯使用公款,不构成挪用公款罪共犯。

√×

4.(1分)

乙欠甲人民币30万元,屡催不还。甲遂纠集丙、丁二人前往乙家中将乙骗到自己开来的车上,挟持乙至邻省一朋友家中拘禁数日。本案中,对甲应定非法拘禁罪。

√×

5.(1分)

在共同犯罪中不可能只有从犯而没有主犯。

√×

6.(1分)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

7.(1分)

医疗事故罪只有特殊主体才能构成。

√×

8.(1分)“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罪刑相适应原则。

√×

9.(1分)

甲某为实施爆炸案,自制了炸药,但又担心被抓获后要终身在监狱中度过,左思又想,放弃了这一计划。上述情形属于犯罪预备。

√×

10.(1分)

甲求乙挪用30万元公款给其买房,不料甲将30万元资助恐怖组织,乙仅负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罪责。

√×

11.(1分)

甲某和乙某的自行车相撞,甲某怒,猛击乙某胳膊一拳,乙某骂了甲几句,甲某道:“你找死。”又向乙某脸部太阳穴等处猛击数拳,见乙某突然昏倒在地,甲某又送其往医院治疗,最后乙某抢救无效死亡。此种情形属于犯罪中止。

√×

12.(1分)

对于利用暴力、胁迫等手段,故意逼迫他人自杀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

13.(1分)

死缓制度是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之后再执行的制度。

√×

14.(1分)

正当防卫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对方的犯罪行为存在。

√×

15.(1分)

不作为是指没有实施有义务实施的行为,而并不等于没有任何举动。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

16.(2分)

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a、故意行为和过失行为b、作为和不作为

c、教唆行为和实行行为d、主动行为和被动行为

17.(2分)

我国刑法学普遍公认的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a、犯罪构成b、行为c、法益d、因果关系

18.(2分)

王某14周岁生日那天在逛街途中看到一人手拿提包经过,突生歹意,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并把包抢走,包内有现金1万余元。则王某的行为。

a、构成抢劫罪b、构成盗窃罪c、不构成犯罪

d、负有限的刑事责任

19.(2分)

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负刑事责任。

a、盗窃b、制造毒品c、投放危险物质d、破坏交通工具

20.(2分)

甲爱好游泳,且技术高超,一日,甲声称愿帮助乙学会游泳,乙欣然答应。甲遂将乙带到河流深水处去游,在乙刚学会游时,甲即弃之不顾,独自游回河岸,乙无力游回,面临被淹死的危险状态。此时,站在河岸上旁观的丙,游泳技术很好,但丙因不认识甲乙两人,遂不愿跳入河中救人。本案中,甲和丙的行为。

a、构成共同犯罪

b、应分别以故意杀人罪论处c、均不构成犯罪

d、甲的行为构成犯罪,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21.(2分)

某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上,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

22.(2分)

下列哪种情

文档评论(0)

xiao41856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