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康复科康复随访管理查房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康复科康复随访管理查房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治疗室的窗前,看着王阿姨今天扶着助行器一步步挪向治疗床的背影,我想起三个月前她刚出院时,家属攥着我们给的随访联系卡,眼神里全是不安:“大夫,回去之后要是练错了,或者她哪儿不舒服,我们该咋办啊?”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康复治疗从来不是“出院即结束”的句号,而是需要延续照护的逗号。

随着康复医学从“院内集中治疗”向“全周期健康管理”转型,2025年的康复科正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让患者在离开医院后,依然能获得专业、持续的康复支持?康复随访管理,正是连接院内治疗与院外康复的关键纽带。今天这场查房,我们就以科里刚完成3个月随访的典型病例为切入点,从“为什么做随访”“怎么做随访”“随访中要重点关注什么”三个维度展开,既是对既往工作的复盘,也是为未来优化随访流程积累经验。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先和大家分享我们科的“老熟人”李叔叔——62岁男性,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4月余”于2024年10月收入院。患者3月前突发脑出血(右侧基底节区,出血量约20ml),急诊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后遗留左侧肢体偏瘫,Brunnstrom分期Ⅱ期,改良Barthel指数(MBI)25分(进食、转移、如厕等均需最大帮助)。入院时评估:左上肢肌力1级,左下肢肌力2级,坐位平衡Ⅰ级,立位不能,存在单侧空间忽略(吃饭时总漏吃餐盘左侧食物),洼田饮水试验Ⅲ级(饮水偶有呛咳),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58分(轻度焦虑)。

住院期间,我们为其制定了“运动功能重建+认知行为干预+吞咽功能训练”的综合方案:前2周以良肢位摆放、Bobath握手训练为主,配合低频电刺激预防肌肉萎缩;第3周引入坐站转移训练,借助减重步态训练仪建立步行模式;同时针对吞咽问题,

病例介绍每天进行冰刺激咽后壁+门德尔松手法训练。出院时(2024年12月),李叔叔左上肢肌力提升至3级(可完成肩前屈90),左下肢肌力3+级(可独立完成坐站转移),MBI评分45分(部分生活需中等帮助),SAS标准分42分(焦虑缓解),但步行仍需助行器辅助,且家属反映其在家中常因“练得累”偷懒。

出院当天,我们启动了“3-7-30-90”随访计划:出院3天内电话随访(重点确认居家环境改造、用药依从性),7天上门随访(现场指导康复训练),30天门诊复查(评估功能进展),90天综合评估(总结康复效果)。今天,正好是90天随访日,我们就围绕这个时间线展开查房。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随访管理的核心是“动态评估”,就像给患者的康复进程装了“实时监控”。我们从生理、心理、社会支持三个维度,对李叔叔的院外康复情况进行了四次关键评估。

第一次(出院3天电话随访):重点排查“安全隐患”。家属反馈:“家里把客厅茶几挪了,卫生间装了扶手,但老李小臂总蹭到床头柜角,皮肤红了一片。”我们立即指导:“用软布包裹桌角,每天检查皮肤3次,若出现破损及时联系。”同时了解到,李叔叔因“手腕抬不起来”拒绝做手功能训练,这提示我们需要调整随访重点——心理动机比单纯训练更重要。

第二次(出院7天上门诊视):现场评估“执行偏差”。我们带着评估工具到李叔叔家:实测左上肢肌力3级(与出院时持平),但观察到他做“手抓握训练”时,肩部代偿明显(耸肩抬臂);步行时身体向右侧倾斜(单侧忽略未完全纠正);吞咽方面,

护理评估家属说“喝稀粥偶尔呛”,但我们用洼田试验复评,发现他喝水时头总偏向右侧(代偿姿势错误)。更关键的是,李叔叔边练边叹气:“练了这么久,手还是抓不住筷子,不如不练了。”这暴露了“康复信心不足”的深层问题。

第三次(出院30天门诊复查):聚焦“功能进展”。此时李叔叔左下肢肌力已达4级(可独立步行10米,需单手扶拐),MBI评分55分(能自己穿脱上衣),但左手指精细动作仍差(不能完成持勺);SAS标准分45分(仍有轻度焦虑);家属反映“最近总说‘拖累人’,晚上睡不好”。我们发现,问题出在“目标设定”——患者期待“恢复到病前状态”,但当前训练目标是“生活自理”,认知差异导致动力不足。

护理评估第四次(出院90天综合评估):今天我们用改良Rankin量表(mRS)、Fugl-Meyer量表(FMA)做了全面测评:FMA上肢评分28分(出院时15分),下肢评分32分(出院时18分);mRS评分2分(轻度残疾,可独立生活);MBI评分70分(能完成大部分日常活动,如独立进食、如厕、短距离步行);SAS标准分38分(无焦虑)。最让我们欣慰的是,李叔叔主动说:“昨天我自己下楼买了包烟,虽然走得慢,但没让闺女扶!”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四次评估结果,我们梳理出贯穿随访全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