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胃癌的手术护理
一、背景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长期位居恶性肿瘤前列。在我国,受饮食结构变化、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早期筛查普及度不足等因素影响,胃癌的新发与死亡病例数始终处于高位。对于胃癌患者而言,手术是目前唯一可能实现根治的治疗手段——无论是早期肿瘤的局部切除,还是进展期肿瘤的根治性胃大部/全胃切除术,均需通过精准的外科操作切除病灶、重建消化道。然而,手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去除肿瘤,也会因创伤、麻醉、器官功能改变等对患者生理与心理造成冲击。此时,手术护理便成为连接治疗与康复的关键纽带。
从临床实践来看,优质的手术护理不仅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如吻合口瘘、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还能加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更能通过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重建治疗信心。可以说,手术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胃癌患者的手术效果与远期生存质量。这也正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胃癌手术护理的核心原因。
二、现状
随着医学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胃癌手术护理的内涵与外延已发生显著变化。过去,护理工作多集中于术后阶段,以“执行医嘱、观察病情”为主;如今,护理团队已深度参与围手术期全程管理,涵盖术前评估、术中配合、术后康复指导等多个环节。
当前,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胃癌手术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一理念强调通过优化术前准备(如缩短禁食时间)、减少术中应激(如维持体温)、早期术后活动与饮食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同时,多学科协作(MDT)模式逐渐普及——护士与外科医生、麻醉医师、营养科医生、心理医生等共同制定护理方案,针对患者个体差异提供精准干预。
但不可否认的是,胃癌手术护理仍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患者群体差异大:既有年轻的早中期患者,也有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既有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也有因肿瘤侵犯范围广需开腹手术的。不同患者的护理需求千差万别,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术后并发症的复杂性仍是护理难点——吻合口瘘、腹腔感染、胃排空障碍等问题可能相互叠加,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与快速反应能力。此外,部分基层医院存在护理资源不足、ERAS理念推广不深入等问题,导致护理质量参差不齐。
三、分析:胃癌手术患者的核心护理需求
要做好胃癌手术护理,首先需明确患者在不同阶段的核心需求。我们可以将围手术期划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逐一剖析护理重点。
3.1术前:从“恐惧”到“准备”的心理与生理过渡
术前阶段,患者往往处于“信息焦虑”与“生存恐惧”的双重压力下。我曾接触过一位45岁的胃癌患者,他在确诊后反复追问护士:“手术能切干净吗?会不会下不了手术台?”这种对未知的恐惧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表现为失眠、食欲下降、血压升高,而这些生理变化又会增加手术风险。因此,心理护理是术前的首要任务。
除了心理需求,患者的生理准备同样关键。胃癌患者常因肿瘤消耗、进食减少出现营养不良(约60%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会影响切口愈合;长期幽门梗阻的患者可能存在水电解质紊乱;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术后感染风险显著升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术前通过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失衡、调控血糖等措施逐一解决。
3.2术中:从“被动”到“保护”的全程配合
手术室内,患者处于麻醉状态,无法表达不适,护理人员的“主动保护”至关重要。以体温管理为例:术中低体温(体温<36℃)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切口感染率增加,而胃癌手术因切口大、腹腔暴露时间长,低体温风险更高。护理人员需提前调节手术室温度(22-24℃),使用保温毯、加热输液等措施维持患者体温。
体位护理同样不可忽视。胃癌手术多采用平卧位或改良截石位,长时间固定体位可能导致压疮(尤其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神经损伤(如腓总神经受压)。护理人员需在患者身下垫软枕,定期检查骨突部位皮肤,调整体位时动作轻柔,避免拖拽。
3.3术后:从“创伤”到“康复”的关键转折
术后24-72小时是并发症的高发期。患者可能面临疼痛、胃肠功能抑制、引流管管理等问题。疼痛不仅影响患者休息,还会抑制咳嗽排痰,增加肺部感染风险;胃肠功能未恢复时,过早进食可能导致腹胀、吻合口瘘;腹腔引流管若堵塞或脱出,可能延误腹腔感染的早期发现。
此外,患者的心理状态会从术前的“恐惧”转为术后的“迷茫”——“胃被切了一半,以后还能吃饭吗?”“什么时候能正常活动?”这种对康复进程的不确定感,需要护理人员通过详细的健康指导逐步消解。
四、措施:全流程精细化护理干预
针对上述需求,我们需制定覆盖术前、术中、术后的全流程护理措施,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每个细节。
4.1术前护理:筑牢手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4.1.1心理疏导:用“共情”化解焦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