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急性气管阻塞护理查房
一、前言
急性气管阻塞是临床急危重症之一,因其起病急、进展快、致死率高,常被称为“呼吸科的急行军”。无论是误吸异物、痰液堵塞,还是喉头水肿、肿瘤压迫,一旦气道完全或部分阻塞,患者可能在数分钟内出现严重缺氧,甚至心跳骤停。护理作为急危重症救治的“前哨”,在快速识别、紧急处置及后续监护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次护理查房以一例急诊收治的急性气管阻塞患者为切入点,通过病例回顾、多维度评估、护理问题剖析及措施制定,旨在强化团队对该类疾病的认知,规范护理流程,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查房传递“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不仅要“救命”,更要“护心”,在争分夺秒的抢救中兼顾患者与家属的心理需求,体现护理的温度与专业。
二、病例介绍
本次查房的患者为58岁男性,既往体健,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据家属描述,患者当日午餐时边吃边聊,突然出现剧烈咳嗽,随后诉“喉咙像被卡住”,呼吸逐渐急促,伴有高调喉鸣音,家属立即拨打120送医。
急诊接诊时,患者呈端坐位,呼吸频率32次/分,口唇发绀明显,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可见明显凹陷(三凹征阳性),说话只能断续吐字。查体:心率128次/分,血氧饱和度(SpO?)78%(未吸氧);双肺听诊可闻及明显的吸气性哮鸣音,右侧呼吸音弱于左侧;血气分析提示:pH7.32,PaO?55mmHg,PaCO?48mmHg(Ⅰ型呼吸衰竭)。
结合病史(进食时突发症状),初步考虑“上呼吸道异物阻塞”。急诊医生立即予高流量面罩吸氧(10L/min),尝试用喉镜检查咽喉部,发现声门下约2cm处有一白色团块状物(疑似食物残渣),因患者躁动配合度差,未成功取出。随后收入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予心电监护、持续血氧监测,紧急联系耳鼻喉科会诊,准备行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入院时情绪极度紧张,反复抓住护士的手说“我是不是快死了”,家属在旁不停抹泪,反复询问“能救过来吗”。这些心理反应为后续护理提供了重要线索。
三、护理评估
(一)主观资料评估
患者主诉:“喉咙堵得慌,吸不进气,像有人掐着脖子”,并强调“咳嗽没用,东西下不去也上不来”。追问诱因,明确为进食糯米丸子时大笑,随后出现症状。对疾病认知方面,患者表示“没想到吃个饭能这么危险”,对后续治疗及预后存在明显担忧。
(二)客观资料评估
生命体征与症状:体温36.8℃,心率128次/分(窦性心动过速),血压155/95mmHg(应激性升高),呼吸32次/分(浅快呼吸),SpO?82%(面罩吸氧10L/min)。三凹征阳性,喉鸣音明显,说话费力,仅能说3-5字短句。
专科检查:喉镜初筛显示声门下异物,胸部CT平扫(急诊)提示气管中段管腔狭窄约70%,周围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排除肿瘤)。
辅助检查:血气分析(入院时):pH7.32(代偿性酸中毒),PaO?55mmHg(严重低氧),PaCO?48mmHg(轻度潴留);血常规:白细胞12.5×10?/L(应激性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82%;心肌酶谱未见异常(排除心源性呼吸困难)。
心理与社会支持:患者焦虑评分(GAD-7)12分(中度焦虑),表现为坐立不安、频繁询问病情;家属因突发状况处于应激状态,对治疗方案理解度低,需反复解释。
(三)评估总结
患者因异物误吸导致急性气管阻塞,目前存在严重通气障碍及低氧血症,同时合并心理应激反应。护理需围绕“通畅气道、纠正缺氧、缓解焦虑、预防并发症”展开,且需动态评估病情变化,为后续治疗(如支气管镜)提供支持。
四、护理诊断
基于NANDA(北美护理诊断协会)标准,结合本例特点,梳理护理诊断如下:
1.气体交换受损与气管异物阻塞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有关
依据:PaO?55mmHg(正常80-100mmHg),SpO?<90%,患者主诉呼吸困难。
2.低效性呼吸型态与气道狭窄、呼吸费力导致呼吸频率及深度异常有关
依据:呼吸32次/分(正常12-20次/分),三凹征阳性,听诊吸气性哮鸣音。
3.焦虑与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生命安全受威胁及环境陌生有关
依据:GAD-7评分12分,患者反复询问“会不会死”,家属情绪紧张。
4.潜在并发症:窒息与异物位置移动或痰液增多进一步阻塞气道有关
依据:异物未取出,患者仍有咳嗽反射,可能导致异物移位;气道受刺激后分泌物增加风险。
5.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与持续低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未纠正有关
依据:血气分析提示Ⅰ型呼吸衰竭(PaO?<60mmHg),若阻塞未解除可能进展为Ⅱ型(PaCO?>50mmHg)。
6.知识缺乏(特定):缺乏气管异物预防及急救相关知识
依据:患者因进食时大笑导致误吸,自述“不知道吃饭时说话这么危险”。
五、护理目标与措施
(一)气体交换受损
目标:2小时内SpO?提升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