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中考历史摸底试卷(6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江西万年仙人洞一吊桶环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浙江浦江上山遗址等,都发现了早期栽培稻遗存,它们的年代距今约12000多年至10000年。这表明()
A.我国先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B.我国先民栽培水稻遍布全国各地
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D.农业在人们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答案】C
【解析】据题干“江西万年仙人洞一吊桶环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浙江浦江上山遗址等,都发现了早期栽培稻遗存,它们的年代距今约12000多年至10000年”可知,这说明我国种植水稻历史悠久,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故C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我国先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我国先民栽培水稻遍布全国各地,排除B;材料不能说明农业在人们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发展,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材料表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2.历史老师在课上展示了如图所示示意图。据此可知他上课的主题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巩固统一的措施
C.秦灭六国 D.秦的暴政
【答案】B
【解析】图中展示的是秦朝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的措施,这些都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所以主题是巩固统一的措施,B项正确;题干描述的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分别属于经济、文化方面的举措,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属于政治方面,排除A项;秦灭六国是指秦国灭掉韩、赵、魏、楚、燕、齐东方六国,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实行严刑峻法、大兴土木等,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以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
3.某同学在学习历史时归纳了如表所示,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项目
主要内容
农业
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类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手工业
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
商业
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江南经济的开发 C.明代经济的发展 D.唐朝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该同学归纳的主要内容涉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别是提到“南朝时的建康”作为商业大都市。这些信息表明,所学的主题与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故B符合题意;虽然江南经济的发展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一部分,但表格内容更侧重于江南地区的具体发展,而非整个经济重心的转移过程。排除A;表格提到的是南朝时期的建康,与明代无关。排除C;表格内容与唐朝无关,而是南朝时期。排除D。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了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中宋朝的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A.重武轻文 B.重农抑商 C.奖励耕战 D.重文轻武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说明宋朝的统治者采取了重文轻武政策。为防止唐末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故D符合题意;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排除A;重农抑商、奖励农耕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C。
故选:D。
本题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政策,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政策,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宋朝的统治者采取了重文轻武政策。
5.如图是收录在《止止堂集》中的一首《凯歌》,这首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A.文天祥抗元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抗击荷兰 D.康熙抗击沙俄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可知,军歌反映军队军齐心扫除倭寇,为国为民青史留名的决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