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穿刺肺活检知情同意书.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T引导下穿刺肺活检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________性别:________年龄:________岁

住院号:________科室:________床号:________临床诊断:________

您因“________”收入院,经胸部CT等检查发现肺部________(具体描述:如右肺上叶尖段实性结节,大小约________cm×________cm,边缘毛糙,可见分叶及短毛刺)病变,目前需明确病变性质以指导后续治疗。经综合评估,您的主管医师建议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以下简称“肺穿刺活检”)。为保障您的知情权利,现向您详细说明本操作的相关信息,请您仔细阅读并理解后签署本同意书。

一、操作目的与必要性

肺穿刺活检是在CT精准定位下,通过穿刺针获取肺部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的有创检查手段。其核心目的是明确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如肺癌、结核球、炎性假瘤等)、具体病理类型(如腺癌、鳞癌、小细胞癌等)及分子特征(如EGFR、ALK基因突变状态),为后续制定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个体化方案提供关键依据。

您的肺部病变具有以下特点需行本检查:(1)病变位于肺外周或胸膜下,支气管镜等无创检查难以到达或取材困难;(2)病变影像学表现(如形态不规则、血供丰富、纵隔淋巴结肿大等)提示恶性可能,但需病理确诊;(3)临床无法通过其他检查(如肿瘤标志物、PET-CT)明确性质,或PET-CT提示高代谢但需病理证实;(4)若为感染性病变(如肺脓肿、真菌球),可通过活检明确病原体类型以指导抗感染治疗。

二、操作前准备与流程

(一)操作前评估与准备

1.基础检查:您已完成血常规、凝血功能(PT/APTT/INR/纤维蛋白原)、血型、感染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心电图及胸部增强CT等检查。若存在以下情况,需进一步处理或暂停操作:(1)血小板计数<50×10?/L或凝血功能异常(INR>1.5或APTT>正常上限1.5倍),需输注血小板或纠正凝血功能;(2)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如血氧饱和度<90%、心功能Ⅲ-Ⅳ级),需经内科治疗改善后评估;(3)近期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需停药至凝血功能恢复(具体停药时间由主管医师根据药物代谢特点决定);(4)精神异常无法配合者,需家属陪同或使用镇静药物。

2.患者配合事项:操作前4小时需禁食水(防止误吸),操作时需保持平静呼吸,避免咳嗽或身体移动(咳嗽可能导致穿刺针移位或损伤肺组织)。若有咳嗽症状,需提前30分钟口服镇咳药物(如可待因)。

(二)操作具体步骤

1.定位与标记:患者取仰卧位、俯卧位或侧卧位(根据病变位置选择最佳体位),行胸部CT扫描(层厚1-2mm),确定病变中心坐标(X、Y、Z轴三维定位)及最佳穿刺路径(避开大血管、叶间裂、肋骨等结构,路径长度最短且穿透正常肺组织最少)。在体表标记进针点及角度,再次CT扫描确认标记点与病变的对应关系。

2.消毒与麻醉:术区(以标记点为中心,半径15cm范围)用碘伏消毒3遍,铺无菌洞巾。使用2%利多卡因(过敏者改用罗哌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先麻醉表皮至皮下组织(约1-2cm深度),再沿穿刺路径逐层麻醉至胸膜(深度根据病变位置调整,通常5-10cm)。麻醉过程中若出现心慌、头晕等不适,需立即告知医师。

3.穿刺与取材:选择18-22G切割针(根据病变大小选择,实性病变多用18G,小病灶或囊性病变用20-22G),沿标记路径进针。进针至胸膜时,嘱患者屏气(避免呼吸运动导致针体移位),快速穿透胸膜后继续进针至病变边缘,再次CT扫描确认针尖位置(需位于病变内1-2cm)。触发切割针获取组织条(长度约0.5-1.5cm),通常取材2-3针(若首次取材不满意,可调整角度后补取)。取材后立即将组织条放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中送检病理,部分新鲜组织送细胞学涂片及分子检测(如需要)。

4.止血与观察:退针时缓慢旋转退出,压迫穿刺点5分钟(若有出血倾向延长至10分钟),覆盖无菌敷料。操作全程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及血压(若基础生命体征不稳定,需心电监护)。操作结束后行胸部CT或胸片复查,观察是否出现气胸、出血等并发症。

三、潜在风险与并发症

尽管本操作由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具备5年以上介入操作经验)及临床医师协同完成,并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与操作规范,但作为有创检查,仍可能出现以下风险(部分风险发生率虽低,但后果严重),需您充分知晓:

(一)常见并发症(发生率5%-30%)

1.气胸:最常见并发症,因穿刺针损伤脏层胸膜或肺组织,导致空气进入

文档评论(0)

183****57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