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统编版)《行路难》中的人生态度-1教学设计.docxVIP

初三语文(统编版)《行路难》中的人生态度-1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5

《行路难》中的人生态度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2020QJ09YWTB023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学期

课题

《行路难》中的人生态度

教科书

书名:《语文》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向东佳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指导教师

张伟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诗歌大意,感受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美。

2.品词赏句,分析典故,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展现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诗歌大意,感受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品词赏句,分析典故,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展现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正像袁行霈先生说的:“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乐府诗,一起领略李白的魅力。这首诗就是《行路难》。

路,难行

(一)朗读诗歌,总体感知作者的人生态度。

朗读要求:注意准确和顺畅,通过语调、重音、节奏的把握,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读完这首诗歌,我们能够感知作者在诗歌中表露出来的对人生的复杂态度,也能够体会作者情感上的一波三折。那具体是怎样的情形呢?下面我们来品赏诗歌。

(二)路难行,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态呢?

1.作者想象中的路具有怎样的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艰难,体现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老师:塞:阻塞。满:封。我想渡黄河却有严冰阻塞大川,我想要攀登太行偏偏遭遇大雪封山。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2.遇到艰难的路,诗人表现出怎样的状态(行为)?

学生:作者内心的“茫然”,诗句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老师:在南朝的时候,有一位文人叫做鲍照,他在仕途坎坷的时候,和李白一样想通过“酌酒以自宽”。但是,“举杯断绝歌路难”,发出了“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的感慨。

借酒消愁是古文人常有的举动,李白也不例外。这里的金樽,是对酒杯的美称。斗十千,形容酒美价贵。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同“值”,价值。这两句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但是,作者却推开杯筷吃不下,拔剑而起,环顾四周,心绪“茫然”。这就与开头的两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当精神苦闷的时候,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

有的同学不是很理解,李白为何如此。这就要联系李白当时的生活经历了,这就需要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我们理解诗歌的一种重要方法。什么是知人论世呢?知人,是指了解作家各方面的情况和他的创作意图;论世,指要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该作品时所处的社会状况。只有在知人和论世的基础上,再结合其他的赏析方法,才能对作品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价。

(三)朗读诗句,体会作者内心的茫然。

路难,行

(一)行路难,作者如何面对呢?

历史中有很多人物与作者一样,在行进的路上,都会遇到艰难险阻。就像前面说的,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在本诗中,面对艰难,作者如何面对呢?

学生:作者面对困难,没有一直消沉下去,而是借吕尚和伊尹的故事,从侧面折射出自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的。

老师: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回答。“没有一直消沉下去,而是借吕尚和伊尹的故事,从侧面”体现,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否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呢?这就不一定了。我们回到诗歌,李白使用“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来表达自己不会就此消沉的。诗人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作者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诗人又增加了信心,对自己前途仍抱有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委婉和联想的作用。用典在增强作品意蕴的同时,也会增加诗文的文化内涵。对于鉴赏者来说,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读懂诗文,更谈不上鉴赏。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作者所要表达的新含义。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况是化用前人的语句。如杜甫点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第二种情况是引用神话故事。如李贺的“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第三种情况是运用历史故事。比如,李商隐的“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吕尚、伊

文档评论(0)

暖意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8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