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文常用副词运用详解
引言
研习古文,于字句之间探寻古人意趣,虚词之妙,尤为关键。副词者,虽无实义,却能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表程度,或示范围,或明时间,或传语气,于文辞之间,起着画龙点睛之效。若不明副词用法,则往往难解文意之精微,更遑论领略古人行文之匠心。今不揣浅陋,试将古文常用副词分类梳理,详解其义,辅以例证,冀能为同好者略尽绵薄。
一、程度副词:言其深浅,状其浓淡
程度副词,用以修饰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行为、性状所达到的程度。
1.甚:表示程度很高,可译为“很”、“非常”。
*例:“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你太不聪明了!”此“甚”字置于句首,有强调意味,言不惠之至。
*例:“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周敦颐《爱莲说》)——“可爱的非常多。”
2.极:犹“甚”,表示达到顶点,“极其”、“非常”。
*例:“初极狭,才通人。”(陶渊明《桃花源记》)——“起初非常狭窄,仅能容一人通过。”
3.颇:多表示程度相当高,“很”、“相当地”;有时亦表“略微”,需结合语境辨析。
*例:“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苏轼《石钟山记》)——“然而这个说法,我还是很怀疑它。”此“颇”为“很”意。
*例:“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战国策·赵策四》)——“老臣近来很不想吃东西,于是自己勉强散步,每天走三四里,稍微渐渐地喜欢吃东西了,身体也舒适了。”此“少”为“稍微”,与“颇”之“略微”意近,但“颇”之“略微”用例相对少。
4.稍:表示程度轻微,“稍微”、“略微”。
*例:“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林嗣环《口技》)——“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坐端正了。”
5.略:义同“稍”,“大略”、“稍微”。
*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三国志·诸葛亮传》)——“如今曹操削平大乱,大致已经平定了。”
二、范围副词:明其广狭,定其周偏
范围副词,用以指明动作行为涉及的范围或与事物有关的数量。
1.皆:表示总括全部,“都”、“全”。
*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他们家中,都拿出酒饭(款待)。”
2.咸:义同“皆”,“都”、“全部”。
*例:“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陶渊明《桃花源记》)——“村里的人听说有这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3.悉:义同“皆”、“咸”,“都”、“全”、“尽”。
*例:“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的穿戴,都和外面的人一样。”
4.但:表示范围仅限于此,“只”、“仅仅”。
*例:“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林嗣环《口技》)——“只听见屏风里面醒木一拍。”
5.唯/惟:“只”、“只有”,强调唯一性。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例:“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此处“唯”亦有祈使语气。
6.独:“只”、“仅仅”,亦可表“独自”。
*例:“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告子上》)——“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三、时间副词:言其先后,表其久暂
时间副词,用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进行或完成的时间,以及与时间相关的状态。
1.既:“已经”、“……之后”。
*例:“既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已经战胜了(齐军),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
2.已:“已经”、“……之后”,与“既”相近。
*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吕氏春秋·察今》)——“船已经走了,而剑没有走。”
3.尝:“曾经”。
*例:“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我曾经整天地思考,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
4.方:“正在”、“正要”。
*例:“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我年纪小,正在出神,不觉‘呀’的一声吃了一惊。”
5.且:“将要”、“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愚公移山》)——“北山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
6.将:“将要”、“打算”。
*例:“公将战,曹刿请见。”(《左传·庄公十年》)——“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
7.遽:“立刻”、“马上”、“突然”。
*例:“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