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书院简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通紫琅书院介绍

清乾隆十年(1745年)南通州直隶州知州董权文看到“通州为江北大藩,五山灵秀所钟,名公钜卿、鸿儒硕士接跡而起,号声明文物之邦,独未有书院”,遂在位于通州城西北、州治北盐义仓后的天真堂遗址上建坊立额,拟设紫琅书院。后因诸生膏火经费无从着落,未能正式开院,招纳生徒。

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州沈雯通过江苏总督、巡抚,将通州马厂三千四百六十三亩草田、泥水滩地作为书院学田,又动员地方士绅捐资纳银,整葺堂宇,“修大门一、讲堂三楹、后讲堂三楹,面临清池,旁列号舍,有亭有楼,宾馆、庖湢皆具”,聘请浙西名宿吴公坦担任山长,开始聚徒讲学授业。继沈雯后,知州孙……按照苏州“平江条例”勘定紫琅书院章程。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巡道袁鉴按部至通,与知州荆如棠一起,厘定书院课程,并增益学额至一百二十人,使紫琅书院成为通州最重要的官学,成为江北文脉流传的重地。

其后,历任知州如唐仲冕、周焘、景寿春、梁悦馨先后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道光十年(1830年)、二十二年(1842年)和同治十一年(1873年)对书院进行过整葺或重修。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诏令改全国书院为新式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又废除科举制度,于是紫琅书院逐步停办。

1902年,经张謇、张詧、范当世、孙宝书等地方名流向两江总督刘坤一、通州知州汪树堂申请,以紫琅书院旧址创办通州公立高等小学,1905年建成,书院原有基产一半作为高等小学开办和常年经费,另一半作为地方教育基产。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