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无线通信基础教学课件
无线通信发展简史无线通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从马可尼的第一次无线电传输实验开始,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迅猛发展。每一代技术的更迭都为人类通信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11895年马可尼实现第一次无线电报传输21946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建立第一个移动电话系统31979年1G移动通信系统在日本首次商用41991年2GGSM系统在芬兰首次部署52001年3G系统在日本商用化62009年4GLTE网络在瑞典和挪威首次部署72019年5G网络在中国、韩国等国家商用主要技术里程碑从模拟到数字:2G实现了通信数字化的关键突破多址技术:从FDMA、TDMA到CDMA的演进数据业务:3G开启移动互联网时代高速传输:4G实现百兆级移动宽带
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1无线通信定义无线通信是指通过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播的方式实现的信息传递技术,不依赖于物理导体(如电缆、光纤)连接收发两端。无线通信利用电磁波的特性,在各种环境中实现灵活便捷的信息交换。2有线与无线通信对比比较维度有线通信无线通信传输介质电缆、光纤等物理媒介自由空间电磁波传输稳定性高,干扰少受环境影响大,易受干扰移动性受物理连接限制支持高度移动性部署成本布线成本高,维护简单初期建设成本低,后期优化成本高3基本术语解析信道:信息传输的路径,可以是物理信道或逻辑信道终端:接收或发送信息的设备,如手机、基站等带宽:可用于通信的频率范围宽度调制:将信息附加到载波上的过程
基本通信模型发送端将需要传输的信息(语音、数据、视频等)进行处理,包括:源编码:压缩数据,减少冗余信道编码:增加冗余校验,提高抗干扰能力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模拟信号功率放大:增强信号传输能力信道电磁波传播的媒介,存在以下问题:衰减:信号能量随距离衰减噪声:热噪声、环境噪声等干扰多径效应:信号经反射后产生时延干扰:同频干扰、邻频干扰等接收端从接收信号中恢复原始信息:滤波与放大:提取有效信号解调:将调制信号还原为基带信号信道解码:检测并纠正传输错误源解码:还原为原始信息信息论基础指标:比特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位数,单位为bps信道容量:C=B·log?(1+S/N),其中B为带宽,S/N为信噪比
电磁波与无线信号电磁波的定义与传播方式电磁波是电场和磁场在空间的波动传播,以光速(约3×10?米/秒)在真空中传播。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电磁波通常在无线电波和微波频段。地面波:沿地球表面传播,适用于低频段空间波:直接在发射和接收天线之间传播天波:利用电离层反射回地面的波对流层散射波:利用对流层散射传播频谱与带宽电磁波按频率划分为不同波段,无线通信主要使用无线电波段(3kHz-300GHz)。带宽指信号占用的频率范围,决定了最大可能的数据传输速率。无线信号特征参数频率:每秒钟信号振荡的周期数,单位为赫兹(Hz)波长: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λ=c/f振幅:信号强度的度量,与发射功率相关相位:信号在振荡周期中的位置极化:电场矢量振动的方向,如垂直极化、水平极化等
无线频谱划分与管理无线电频谱是稀缺的自然资源,需要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避免频谱拥挤和干扰。国际电信联盟(ITU)和各国监管机构负责频谱的全球和国家级分配。各类常用频段及分配频段名称频率范围主要应用超长波(VLF)3-30kHz海洋通信、导航长波(LF)30-300kHz航空导航、AM广播中波(MF)300kHz-3MHzAM广播、海事通信短波(HF)3-30MHz国际广播、远程通信甚高频(VHF)30-300MHzFM广播、电视、航空超高频(UHF)300MHz-3GHz电视、移动通信、WiFi微波(SHF)3-30GHz卫星、雷达、5G毫米波(EHF)30-300GHz5G高频、短距离高速通信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机制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负责全国频谱规划省级无线电管理委员会负责区域频谱管理频谱分配方式:行政指配、拍卖、招标等频谱监测:防止非法使用和干扰商用/专用/公众频段商用频段:需要付费使用,如移动通信频段专用频段:用于军事、航空、铁路等特定领域公众频段:免许可使用,如ISM频段(2.4GHz、5.8GHz)
无线传播特性空间损耗模型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能量随距离衰减,遵循以下规律:自由空间传播模型:L=32.5+20log(f)+20log(d)L为路径损耗(dB),f为频率(MHz),d为距离(km)COST231-Hata模型:适用于城市环境Okumura-Hata模型:考虑地形因素多径效应与衰落信号经建筑物、地形等反射、散射后,在接收端形成多个不同时延、相位的信号副本,造成:快衰落:短距离内信号强度迅速变化频率选择性衰落:不同频率成分衰减不同时间选择性衰落:信道随时间变化阴影衰落与其他影响阴影衰落:地形、建筑物等障碍物造成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