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2_T180-2018_海水集约化对虾大棚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_宁波市 .docxVIP

DB3302_T180-2018_海水集约化对虾大棚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_宁波市 .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150

B51 DB3302浙江省宁波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02/T180—2018

海水集约化对虾大棚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

DB3302/T180—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宁波市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大学、鄞州区渔业技术管理服务站、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宁波椿霖水产养殖场、蓝尚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规范主要起草人:郑忠明、薛聪顺、金中文、李来国、孙思志、伊祥华、蔡惠凤、吴仲宁、朱津永。

DB3302/T180—2018

海水集约化对虾大棚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集约化对虾大棚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选址与设施、工艺流程、放养前准备及日常管理、尾水指标检测和标准化模式图。

本标准规范适用于海水集约化对虾大棚养殖的尾水处理;其它相似的海水集约化养殖尾水处理也可参照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763.4海洋调查规范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GB17378.3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GB17378.4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

HJ586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DB3302/T180—2018

尾水处理系统应选择靠近对虾大棚养殖池,无工农业染污的土质池塘,处理系统总面积根据大棚养殖排水量的大小而定,为对虾大棚养殖面积的20%~100%或以上。

4.2 设施

4.2.1 收集池

形状不限,容积大于每天需处理尾水量的20%或以上。收集池通过管道连接大棚对虾养殖池,收集池池底标高低于收集管下底面30cm以上,收集池上顶面标高与大棚养殖池换水时水平面有1m左右的落差。

4.2.2 沉淀池

深度1.0m~1.5m左右,面积约占总尾水处理系统面积的1/5,可设置为长方形,土池底,水泥护坡结构。根据实际情况,沉淀池和收集池也可以合并。

4.2.3 生物膜处理区

容积至少要能满足养殖尾水能在此停留6h以上,面积约为总处理系统的1/5,深度1.5m左右,可用土池结构。

4.2.4 滤食性动物养殖区

深度为1.0m~1.5m的土池,面积约为总处理系统的2/5,放养缢蛏、文蛤、泥蚶、菲律宾蛤仔等贝类及鲻鱼、梭鱼、罗非鱼等滤食或杂食性鱼类。

DB3302/T180—2018

图1 对虾大棚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

6 养前准备及日常管理

6.1 清淤与消毒

每茬养殖结束后,尾水处理系统各区应进行曝晒、清淤。下茬生产前按DB33/T721要求对池塘各区

DB3302/T180—2018

每天巡查处理系统的水色、水质及养殖生物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7 尾水指标检测

7.1 取样点选择

在沉淀池入口及每个处理区的出水口不定期采集水样,水样的采集、贮存、运输和处理按GB17378.3的规定执行。

7.2 检测指标及排放标准

7.2.1 检测指标

参照SC/T9103要求,包括化学需氧量(CODMn)、氨氮、活性磷酸盐等(见表2)。

表2 水质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序号 项目

1 浮游物质2pH

3化学需氧量(CODMn)4生化需氧量(BOD5)

5 铜

分析方法重量法玻璃电极法碱性高锰酸钾法五日培养法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检出限mg/L2-

0.52

0.001

引用标准GB17378.4GB17378.4GB17378.4GB17378.4

GB17378.4

ADB3302/T180—2018A

A

附 录 A

0 11 12 1

清淤与消毒

理 放养前准备

5

DB3302/T180—2018

1选址:尾水处理系统应选择靠近对虾大棚养殖池,无工农业染污的土质池塘,处理系统总面积根据大棚养殖排水量的大小而定,为对虾大棚养殖面积

的20%~100%或以上。

尾水流入收集池,经提水泵提至沉淀区,依次经过生物膜处理区、滤食性动物养殖区和大型藻类养殖区(或人工湿地区),最后达标排放(图1)。沉淀区可适量添加絮凝剂加速沉淀,絮凝剂浓度视悬浮物浓度而定,一般控制在5mg/L左右。

1收集池;形状不限,容积大于每天需处理

文档评论(0)

WZR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