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防雷防静电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一般应不大于()。
A.4ΩB.10ΩC.30ΩD.100Ω
答案:B
2.以下哪种不属于静电的产生方式()。
A.摩擦起电B.感应起电C.传导起电D.辐射起电
答案:D
3.人体静电电压可高达()。
A.几千伏甚至上万伏B.几十伏C.几百伏D.100伏左右
答案:A
4.建筑物防雷分类中,具有2区或22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属于()类防雷建筑物。
A.一B.二C.三D.四
答案:B
5.静电消散的主要方式是()。
A.中和B.泄漏C.放电D.以上都是
答案:D
6.防雷接地系统中,垂直接地体一般采用()。
A.扁钢B.圆钢C.角钢D.钢管
答案:C
7.加油站卸油时,静电接地夹应连接在()。
A.油罐车罐体B.卸油口C.输油管道D.地面
答案:A
8.静电危害中最严重的是()。
A.引起火灾爆炸B.妨碍生产C.静电电击D.影响产品质量
答案:A
9.建筑物的接闪器不包括以下哪种()。
A.避雷针B.避雷带C.避雷网D.接地线
答案:D
10.下列场所中,最容易产生静电的是()。
A.潮湿的环境B.干燥的环境C.通风良好的环境D.温度恒定的环境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防雷装置主要由()组成。
A.接闪器B.引下线C.接地装置D.避雷器
答案:ABC
2.静电的危害主要有()。
A.静电电击B.引起火灾爆炸C.妨碍生产D.降低产品质量
答案:ABCD
3.以下属于防静电措施的有()。
A.接地B.增湿C.静电中和器D.选用抗静电材料
答案:ABCD
4.建筑物防雷分类可分为()。
A.第一类防雷建筑物B.第二类防雷建筑物C.第三类防雷建筑物D.普通防雷建筑物
答案:ABC
5.静电产生的原因包括()。
A.摩擦B.感应C.流动D.飞溅
答案:ABCD
6.防雷接地的作用有()。
A.导泄雷电流B.降低接地电阻C.防止跨步电压D.提高设备绝缘
答案:ABC
7.下列哪些设备需要进行防雷接地()。
A.建筑物B.变压器C.避雷针D.电视天线
答案:ABCD
8.加油站预防静电危害的措施有()。
A.卸油前连接静电接地装置B.工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C.控制油品流速D.安装静电消除器
答案:ABCD
9.静电放电的形式有()。
A.电晕放电B.刷形放电C.火花放电D.沿面放电
答案:ABCD
10.防止静电放电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基本措施有()。
A.控制静电的产生B.加速静电的泄漏C.防止静电放电D.消除火花能量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防雷装置只要安装了就不需要维护检查。()
答案:错误
2.静电只有在干燥的环境中才会产生。()
答案:错误
3.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和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可以共用一个接地装置。()
答案:正确
4.人体也是一个静电导体。()
答案:正确
5.所有的金属管道都需要进行静电跨接。()
答案:正确
6.避雷针越高,保护范围越大。()
答案:正确
7.静电不会对电子设备造成影响。()
答案:错误
8.加油站卸油时,只要油罐车接地就可以,输油管道不需要接地。()
答案:错误
9.防雷接地电阻值越大越好。()
答案:错误
10.穿化纤衣服容易产生静电。()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
1.简述防雷装置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答: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接闪器的作用是吸引和接受雷电,将雷电流引入自身;引下线负责把接闪器接收到的雷电流安全地引导到接地装置;接地装置则是将雷电流迅速散流到大地中,使建筑物等避免遭受雷击损害,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
2.简述静电产生的原因及常见的消除方法。
答:静电产生原因主要有摩擦、感应、流动等。常见消除方法:一是接地,让静电导入大地;二是增湿,提高环境湿度加速静电泄漏;三是使用静电中和器,中和静电电荷;四是选用抗静电材料,减少静电产生。这些方法可单独或综合使用来有效消除静电危害。
3.简述建筑物防雷分类依据及各类特点。
答:依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进行分类。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是制造、使用或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