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教学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端午节教学课件

目录1端午节简介了解端午节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2端午节的起源传说探索与屈原等历史人物相关的传说故事3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戴香包等传统活动4文化意义与现代庆祝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现代社会中的端午节庆祝方式互动与总结

端午节简介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节日时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主要纪念对象: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文化地位: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特色:集纪念性、娱乐性、饮食文化于一体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载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历史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端午节的起源可追溯至这一时期,最初可能是古代百姓夏季驱邪避疫的节日活动2战国末期(公元前278年)楚国大臣屈原投汨罗江自尽,人们划船寻找其遗体,逐渐形成了赛龙舟的传统3汉代至唐代端午习俗逐渐固定,开始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成为重要节日4宋代至今端午节习俗不断丰富,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节日,历经两千多年的传承发展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瑰宝,见证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与文化传承

屈原的故事生平与贡献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忠诚爱国政治上主张美政,反对腐败,推行改革文学上创立了楚辞体,代表作《离骚》《天问》等悲壮结局因遭小人谗言被楚怀王流放眼见祖国被侵略却无力挽救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表达爱国之情百姓闻讯后纷纷划船前往打捞,逐渐演变为赛龙舟活动,并投放粽子以防鱼虾侵蚀屈原遗体。

端午节起源的多种说法纪念屈原说最广为人知的说法,认为端午节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百姓划船寻找并投粽子入江,逐渐形成端午习俗。纪念伍子胥说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被诬陷,五月初五被杀,尸体被投入江中。吴地百姓怀念他,每年这一天祭奠,形成习俗。纪念曹娥说汉代少女曹娥为救落水父亲,投江寻找五日未果,最终溺亡。当地百姓为纪念其孝行,在端午祭祀她。驱邪避疫说五月为仲夏,天气炎热,疫病易发。古人认为此时毒月毒日,需要通过特殊仪式驱邪避疫,逐渐形成端午习俗。这些不同说法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共同构成了端午节文化的多元起源。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概览赛龙舟模仿当年百姓划船寻找屈原的场景,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龙舟竞渡不仅是体育竞技,更承载着祈福纳祥、驱邪避疫的文化内涵。吃粽子用糯米包裹各种馅料,外用竹叶或芦苇叶包裹成三角形或长方形。粽子象征着对屈原的怀念,也是家人团聚、亲友互赠的美食。挂艾草与菖蒲端午时节,家家户户门前悬挂艾草与菖蒲,据说具有驱邪避疫、保佑平安的功效。艾草和菖蒲也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戴香包用丝线缝制成各种形状的小布袋,内装香料和药材,佩戴在身上可以驱蚊避邪。香包造型多样,是端午节儿童喜爱的饰品。

赛龙舟的由来与意义历史由来赛龙舟起源于古代百姓为救起屈原而划船竞渡的情景。龙舟的形象结合了中国传统龙的文化元素,寓意祥瑞。文化内涵表达对屈原的敬仰与纪念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增强团队协作精神与凝聚力激发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现代发展如今,龙舟竞渡已成为国际性体育赛事,每年端午期间,全球各地都举办龙舟比赛,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龙舟竞赛代表着团结协作与拼搏精神,是端午节最具活力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

龙舟竞渡,激情澎湃鼓声震天,健儿奋勇,传承千年的民族精神在水面上激荡

粽子的种类与制作北方粽子以大黄米为主料,多为甜味,常见馅料有枣、豆沙、蜜饯等。形状多为四角锥形,口感软糯香甜。南方粽子以糯米为主料,多为咸味,常见馅料有肉、蛋黄、豆类等。形状多为三角形或长方形,口感较为紧实。特色粽子如广东的裹蒸粽、四川的碱水粽、云南的竹筒粽等,各具地方特色,展现了丰富的地域文化。粽子制作工艺浸泡糯米与竹叶准备馅料(甜咸多样)包裹成型(技巧讲究)煮制熟透(时间充分)

粽子的文化象征历史意义粽子最初是为防止鱼虾啃食屈原遗体而投入江中的食物,后来逐渐演变为端午节的传统美食。情感寄托家族团聚:全家人一起包粽子,传承技艺友情传递:互赠粽子表达问候与祝福爱国情怀:纪念屈原的忠诚与爱国精神文化多样性不同地区的粽子种类、馅料、包法各异,反映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粽子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粽叶青青裹米香,家家户户话端阳。粽子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承载着深厚情感与文化记忆的传统象征。

挂艾草与菖蒲的习俗艾草特性艾草具有特殊的香气,自古被认为能够驱邪避疫。中医认为艾草性温,有温经、散寒、止血、安胎等功效。菖蒲功效菖蒲形如剑,被视为能够镇宅辟邪的植物。菖蒲气味芳香,具有开窍醒神、化湿和中等药用价值。悬挂方式端午时节,人们在门窗悬挂艾草与菖蒲,有的地区还会将其编织成各种形状,如

文档评论(0)

176****14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