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南昌二中2025年高一语文摸底考试
本试卷共8页,25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150分钟。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中性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
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
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地理、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各具特色,饮食也呈现独特的风格,
如鲁菜的香醇、川菜的麻辣、粤菜的鲜美等。
中国饮食尤其讲究“食以材为先”,注重食材的天然味道和营养价值。烹饪过程注重食材的
合理搭配,利用多种烹饪方法,如炒、煮、蒸、炸等,以达到色、香、味、形、养俱佳的效果。
这既增强了口感,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材的营养成分。
中国人还会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追求味道醇厚,多煲炖焖煨;夏天讲究清淡爽口,
多凉拌冷拼。
饮食不仅仅是一种生活需求,也是一种社交活动。在宴请宾客、庆贺喜事等场合,人们通过
签桌上的礼仪来表达友谊、团结、礼貌和尊重。
中国饮食文化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变迁,千
百年来,食材、烹饪技艺等多种元素相互融合,不断丰富着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并爱上了中国美食,
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做“美食直播”。在新的时代,中国饮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融合性发展
和创新性传播,从而在世界舞台上更显魅力。
(摘编自《中国饮食文化》)
材料二:
不同的食物在与口腔的碰撞之中,会产生不一样的味道刺激与感受,这种感受便被称为
“味”。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人对饮食的追求本质上是对“味”的追求。从酸甜、咸香到麻辣、
香辣,即便是同一种食材在中国厨师的手中也能千变万化出多种味道,红烧、醋溜、清蒸……这
种在“味”上的追求与独到成就,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突出特点之一。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味”是食物的灵魂。如果说,茹毛饮血只是人类之初为满足生存需求
而产生的最原始的饮食行为,那么当调味品进入生活时,人类才逐渐享受到食物带来的真正愉悦。
众多调料的创制与融合,让中国味道在苦、甘、辛、咸之上推陈出新。酸甜酥嫩的“糖醋鲤鱼”、
麻辣鲜香的“水煮肉片”,都充分吸收了多种调料的味道,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
(摘编自《我国饮食的调味艺术》)
材料三
张骞通西域,将西域与中原联系了起来,此举被太史公司马迁称为“凿空”,而张骞“凿空”
西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凿通”的效果。伴随着军政、经贸的往来与文化传播,物产在汉唐
丝绸之路的辉煌进程中得到交流。中原本土的梨、桃等得到西传,现在被誉为“果中王子”的库
尔勒香梨,据考证,就是张骞通西域时带到新疆种植并不断改良而成的,葡萄、石榴、胡瓜、胡
萝卜等得到东进,孜然、茴香、胡椒等香辛料也一举改变了古代中国菜的味道记忆。
多元交流中的灵感撞击,带来了植物栽培与食材处理的融会贯通。植物的交流,本质也是文
化的开放与融合,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是物种的传播、资源的丰富,更是文化的交流、文明的共
赢。
(摘编自《张骞通西域的历史馈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凝聚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饮食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变迁。
B.同一种食材在中国厨师手中变化出多种味道,体现中国人饮食上对“味”的追求。
C.调味品的出现,让人类从最原始的为生存而饮食,直接进入到享受食物的阶段。
D.孜然等香辛料传入后,改变了古代中国菜的味道,对中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