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3月模拟(线上)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世说新语》记载,孔融10岁那年,随父亲到洛阳。李膺正在朝中任司隶校尉,官高位显。读书人入洛阳者,无不设法见面,李膺应接不暇,只好设定条件加以限制,非中表亲戚及有名望的杰出士人,门卫一律挡驾。孔融虽然年幼,却也久仰李膺大名,很想登门拜会。一天,孔融来到李府门外,对门卫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烦劳通禀。李膺对进来通报的人说:“既然是亲戚,就请他进来吧!”
孔融落座以后,李膺左看右看,怎么也想不起来是哪门子亲戚,只好试探问道:“请问,您与我有何亲戚?抑或是你父祖辈与我有过交往?”
孔融从容答道:“从前,我的先人仲尼(孔子字)与您的先人伯阳(老子李耳号伯阳公)有师友之交,这样算起来,我和大人也算是世家通好吧?”听了孔融的回答,李膺和在场的宾客莫不啧啧称奇连声赞叹,都说:“真是个神童啊!”
后到的陈炜听说此事,随口说道:“小时了了(了了:聪敏),大未必佳!”孔融听了,当即朗声说道:“想君小时,必然了了。”意思是陈大人小时候一定是非常聪敏的人了……在座客人听后哄堂大笑。
1.下列各项对文段中画线处语言文字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人入洛阳者,无不设法见面”,此句中的“见面”一词不得体,一般读书人见高官,应用“求见”“拜见”等。
B.“对门卫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烦劳通禀。”此句为间接引用,句中“我”应改为“他”;或者在“说”后加冒号,并将此处画横线的部分加上双引号。
C.“请问,您与我有何亲戚?抑或是你父祖辈与我有过交往?”在当时的语境下,此句中李膺对孔融问话,不应该用敬称“您”,而应将“您”改为“你”。
D.“李膺和在场的宾客莫不啧啧称奇连声赞叹”,此句用语重复啰嗦,从语言表达要简明的角度来考虑,完全可以删除“连声赞叹”。
2.选段的最后一段中,暗含一个三段论的推理,请按相关提示写出这个三段论的推理过程。
孔融反驳陈炜的大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融反驳陈炜的小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融对陈炜的评价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⑴根据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孔融的形象特点。
⑵用一副对联比较李膺与陈炜的为人之道,不限字数。
对联示例:高朋有才出巧语,童子无畏戏佳宾(描绘宴会场景)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有很多具体的事情发生了变化,比如过去讲“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很难做到了。能在父母身边当然很好,如果做不到,现在通信很发达,人不在父母跟前,心可以在他们身边,经常联络还是很容易的。玄学家认为父母子女之间有自然的血缘关系,家庭关系是天伦。“自然亲爱为孝”,“养不教,父之过”,养儿防老也很常见。孝是自然而然的,人类也是这样一代代延续的。你对父母孝敬,你的子女对你也会孝敬。如果你对父母不孝,你的子女对你也会不孝。
倡导孝是社会伦理的需要,当然这也是中国文化背景下对人的要求,如果在西方就可以不讲孝敬父母,而讲对上帝忠诚。按照西方的生命观,人类是上帝的子女,不孝顺父母,忠诚于上帝在西方是可以的。当前我们要倡导什么样的理念呢?是不是也要像西方那样人老了就去养老院呢?最近就有社会调查显示,中国的养老方式正在向美国的养老方式靠近。老年人住养老院,鳏寡孤独是没有问题的,他们需要养老院来收留。但是,有子女的老人是不是一定要去养老院呢?现在确实有些老人即使有子女也愿意去养老院,因为老人在家里根本得不到照顾,更谈不上让儿女去孝敬他们了。这说明我们的社会伦理变化后出现了一些问题,是要倡导子女孝敬赡养父母,还是全部交给社会呢?
很多人认为,养老社会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对此表示怀疑,鰥寡孤独养起来,生活有保障是社会的进步,这是大同世界的理想。但是,有子女的老人为什么不让子女去尽赡养父母的责任呢?当然,也不排除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但总的来讲还是要区别对待。条件好的可以养得起父母,条件不好的养不起父母还有民政部门的补贴,这也是一个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红河学院《微观经济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私立华联学院《热工自动控制理论(上)》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2025年广西百色市保德县重点达标名校初三年级教学质量第一次检测试题试卷物理试题含解析.doc
-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保健食品研发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doc
- 新星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CAD》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最后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 上海市曹杨二中2023-2024学年高考考前提分英语仿真卷含解析.doc
- 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博弈理论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doc
- 南昌医学院《建筑模型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湖南省岳阳市三校2024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