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课件-人工合成抗菌药.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工合成抗菌药

内容提要喹诺酮类药物概述各种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磺胺类药物其他合成类抗菌药TMP与SMZ呋喃妥因与呋喃唑酮甲硝唑

第一节喹诺酮类药物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DNAgyrase)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物。

概述分类第一代萘啶酸是1962年用于临床的第一个喹诺酮类药,抗菌谱窄,口服吸收差,副作用多,现已不用。第二代吡哌酸抗菌活性强于萘啶酸,口服少量吸收,不良反应较萘啶酸少,仅限于治疗泌尿道和肠道感染第三代氟喹诺酮类1979年合成诺氟沙星(norfloxacin),随又合成一系列含氟的新喹诺酮类药,通称为氟喹诺酮(fluoroquinolones)。是常用抗菌药

氟喹诺酮属广谱杀菌药对革兰阴性菌、阳性菌、结核分枝杆菌、军团菌、厌氧菌、支原体及衣原体有杀灭作用。抗菌谱DNA回旋酶:阴性菌作用靶点拓扑异构酶Ⅳ:阳性菌作用靶点抗菌作用机制0102

耐药性与其他类别的抗菌药之间无交叉耐药。体内过程口服吸收好,体内分布广,组织体液浓度高,可达有效抑菌或杀菌水平;血浆半衰期相对较长,血浆蛋白结合率低(14%~30%),多数经尿排泄,尿中浓度高;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道、泌尿生殖道、肠道、骨、关节、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环丙沙星、加替沙星、氧氟沙星为首选;环丙沙星是铜绿假单胞菌性尿道炎首选。呼吸道感染左氧氟沙星与万古霉素合用首选治疗青霉素高度耐药的肺炎链球菌感染。肠道感染与伤寒

01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02CNS毒性不宜用于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史者,尤其是有癫痫病史的患者。0304皮肤反应及光敏性皮炎对幼年动物可引起软骨组织损害,故不宜用于妊娠期妇女和骨骼系统未发育完全的小儿。05

0201030405诺氟沙星各种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

第二节磺胺类药物磺胺药是属人工合成的广谱抑菌药。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快速发展,磺胺类的不良反应成为突出问题,临床应用受到明显限制。但仍有一定价值。

在磺胺问世之前,西医对于炎症,尤其是对流行性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都因无特效药而感到非常棘手。1932年,德国化学家合成了一种名为“百浪多息”的红色染料,因其中包含一些具有消毒作用的成分,所以曾被零星用于治疗丹毒等疾患。然而在实验中,它在试管内却无明显的杀菌作用,因此没有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同年,德国生物化学家杜马克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百浪多息”对于感染溶血性链球菌的小白鼠具有很高的疗效。后来,他又用兔、狗进行试验,都获得成功。这时,他的女儿得了链球菌败血病,奄奄一息,他在焦急不安中,决定使用“百浪多息”,结果女儿得救。1231939年,杜马克被授予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4

对氨基苯磺酰胺

分类:肠道易吸收类短效类SIZ不良反应较多,不用中效类磺胺嘧啶SD、SMZ长效类不单独应用肠道难吸收类SG、PST、SST肠道不吸收现已很少应用外用类SA、SD-Ag、SML

01抗菌谱:广谱抑菌药,对多种G+和G-菌均有抑制作用。02最敏感的有A群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03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鼠疫杆菌和诺卡菌04属;对砂眼衣原体、疟原虫及放线菌等也有05抑制作用。06对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无效。07磺胺米隆和磺胺嘧啶银尚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

作用机制:磺胺药的化学结构与PABA(对氨苯甲酸)相似,与PABA竞争二氢蝶酸合酶,使二氢叶酸不能合成,从而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010203体内过程:磺胺药主要在肝脏代谢为无活性的乙酰化物,也可与葡糖醛酸结合。主要从肾脏以原形药、乙酰化物、葡糖醛酸结合物三种形式排泄。磺胺药及其乙酰化物在碱性尿液中溶解度高,在酸性尿液中易结晶析出,乙酰化物的溶解度低于原形药物。

泌尿系统损害

产生结晶尿、血尿、尿痛和尿闭等症状。服用SD或SMZ时,适当增加饮水并同服等量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服药超过一周,定期检查尿液。过敏反应

局部用药或服用长效制剂易发生。药热和皮疹多发于药后5~10d和7~9d。偶见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严重者可致死。本类药有交叉过敏反应,有过敏史者禁用。不良反应:

血液系统反应

长期用药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率极低但可致死。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血常规。神经系统反应

少数病人出现头晕、头痛、萎靡和失眠等症状,用药期间避免高空作业和驾驶。其他:胃肠道反应、肝损伤、核黄疸010302

磺胺类药与磺胺增效剂甲氧苄啶合用,使疗效明显增强,抗菌范围增大

文档评论(0)

SYWL201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权威、专业、丰富

认证主体四川尚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716HC2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