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师职称-河北-河北教师职称(基础知识、综合素质、初中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VIP

2025年教师职称-河北-河北教师职称(基础知识、综合素质、初中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教师职称-河北-河北教师职称(基础知识、综合素质、初中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5题)

1.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哲学思想属于()。

【选项】

A.儒家“仁政”思想

B.道家“无为而治”

C.墨家“兼爱非攻”

D.法家“严刑峻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1.题干名句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体现,强调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2.儒家“仁政”思想主张统治者以仁爱治国,与名句中“忧乐观”的担当精神高度契合。

3.道家“无为而治”(B)、墨家“兼爱非攻”(C)、法家“严刑峻法”(D)均与儒家入世理念相悖,排除。

2.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是()。

【选项】

A.雨后的青草,像一幅刚展开的碧色水墨画。

B.蝉鸣如鼓,蛙声如蛙,夏夜的田野奏响交响乐。

C.风筝断线,便成了天空中孤独的流浪者。

D.他读书的速度,比春风拂过原野还要快。

【参考答案】B

【解析】

1.选项B“蛙声如蛙”属于拟人(赋予蛙拟人特征)与比喻(本体喻体相同)的混合修辞,逻辑矛盾。

2.选项A(比喻)、C(拟人)、D(比喻)修辞手法均符合语境,无错误。

3.历年真题中“本体与喻体不一致”是高频易错点,需特别注意。

3.

《论语》中记载孔子评价“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篇章是()。

【选项】

A.《为政》

B.《阳货》

C.《子罕》

D.《季氏》

【参考答案】B

【解析】

1.题干出自《论语·阳货》第十七篇,原文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2.其他选项:

-《为政》(“学而时习之”)

-《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季氏》(“不学诗无以言”)

3.此类名句辨析题需结合篇章定位与内容记忆,2023年真题曾考查《论语》篇章对应关系。

4.

下列古诗词中描写“秋水”意象的是()。

【选项】

A.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B.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C.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D.江水苍茫独去思,深林人远幽谷深。

【参考答案】A

【解析】

1.选项A“月照花林皆似霰”出自杜甫《绝句二首》,以月光下的花林如雪霰般晶莹,暗喻秋水清冷。

2.其他选项:

-B(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写江月永恒)

-C(王勃《滕王阁序》,写春景)

-D(王湾《次北固山下》,写秋景但无秋水意象)

3.“秋水”意象常与“霰”“寒”等字关联,需注意排除春、夏、冬场景干扰。

5.

下列句子中“对偶”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是()。

【选项】

A.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B.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C.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参考答案】B

【解析】

1.选项B由两个四字短语构成,前后分句结构对称、内容相关,符合对偶定义。

2.其他选项:

-A(反问句,非对偶)

-C(叠句,无对仗)

-D(互文,整体表意)

3.对偶与排比、反复的辨析是2022年真题高频考点,需强化结构特征对比。

6.

《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体现的文学主张是()。

【选项】

A.文以载道

B.诗言志

C.文学为政治服务

D.诗缘情

【参考答案】A

【解析】

1.题干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强调通过文学记录思想(载道),与“文以载道”主张一致。

2.其他选项:

-B(“诗言志”出自《尚书》,强调诗歌抒情功能)

-C(属于“文治”思想,非欧阳修主张)

-D(“诗缘情”为《乐记》观点,与题干逻辑不符)

3.文学理论类题目需结合作者生平与时代背景综合判断,2024年模拟题曾考查类似考点。

7.

下列句子中“通感”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是()。

【选项】

A.香气袭人,如沐春风。

B.她的声音像银铃般清脆。

C.墙上的影子在风中颤抖,仿佛在哭泣。

D.路边的野花在阳光下绽放,像星星坠落人间。

【参考答案】C

【解析】

1.选项C将视觉(颤抖)与情感(哭泣)通感,符合“感官跨界”特征。

2.其他选项:

-A(嗅觉与触觉,但“如沐春风”为比喻)

-B(听觉与比喻)

-D(视觉与比喻)

3.通感与比喻、拟人的核心区别在于“跨感官联动”,2023年真题曾设置类似陷阱选项。

8.

《红楼梦》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作手法主要体现在()。

【选项】

A.虚实结合

B.意象叠加

C.时空交错

D.前后呼应

【参考答案】D

【解析】

1.题干出自脂砚斋评语,指前文细节为后文埋线,体现“前后呼应”的叙事技巧。

2.其他选项:

-A(如“假作真时真亦假”)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2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031235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