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家庭病房伤口病历讨论
患者王某,男,78岁,因“骶尾部溃疡4周,渗液增多伴疼痛3天”于2024年3月15日由社区全科医生转诊至家庭病房。患者独居,平日由女儿每周3次上门照顾,近1月因女儿工作调动,仅能隔日来访。既往史:2型糖尿病20年(口服二甲双胍0.5gtid,空腹血糖波动于8-12mmol/L),高血压15年(氨氯地平5mgqd,血压140-160/80-90mmHg),脑梗死病史5年(遗留左侧肢体肌力4级,长期坐位轮椅+夜间卧床,每日卧床时间约12小时)。否认吸烟饮酒史,无药物过敏史。
主诉与现病史:患者4周前家属发现骶尾部皮肤发红,未予特殊处理;2周前局部出现水疱,自行用“创可贴”覆盖,2天后水疱破溃,可见约2cm×2cm创面,自行涂抹“红霉素软膏”,但创面逐渐扩大;近3天渗液明显增多(每日浸透3层纱布),伴有持续性灼痛(NRS评分6分,夜间加重影响睡眠),家属发现创面基底有黄色分泌物,周围皮肤发红范围扩大至5cm×5cm,遂联系社区医生。
入院时评估(2024年3月15日):
-全身状况:神志清,精神萎靡,BMI19.2(身高170cm,体重55kg),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3级,右肢肌力5级;空腹血糖11.2mmol/L,HbA1c8.9%;白蛋白32g/L(正常35-55g/L),前白蛋白180mg/L(正常200-400mg/L);血常规:WBC11.2×10?/L(正常4-10),中性粒细胞78%(正常50-70%);C反应蛋白25mg/L(正常10);
-伤口专科评估:骶尾部创面位于后正中线,范围5cm×4cm,深度达皮下脂肪层(探针可探及肌肉层但未穿透),基底组织:60%黄色腐肉(质软,易出血),30%红色肉芽(颗粒欠饱满),10%黑色坏死组织(边缘);渗液量:中量(浸透4层10cm×10cm纱布/4小时),性质为黄色浑浊渗液,带少量血性成分,有轻度异味;周围皮肤:创周5cm内皮肤红肿(皮温升高2℃),边缘可见2cm×1cm表皮剥脱区(潮湿相关性皮炎),触痛明显;
-疼痛评估:静息痛NRS4分,翻身/触碰时NRS7分;
-压力因素评估:Braden评分10分(感觉3分,潮湿3分,活动2分,移动2分,营养2分,摩擦力剪切力2分),属高度风险;
-家庭环境:居家使用普通棕垫床(无气垫),轮椅坐垫为海绵材质,家属(女儿)45岁,企业职员,无护理经验,仅能提供基础生活照顾。
首次多学科讨论记录(2024年3月16日,参与人员:家庭病房责任护士李XX、社区全科医生张XX、伤口专科护士王XX、患者女儿)
全科医生张XX:患者存在多重高危因素:糖尿病控制不佳(HbA1c8.9%)导致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影响伤口血供及感觉;低白蛋白血症(32g/L)提示营养摄入不足,蛋白合成障碍;长期坐位/卧位导致局部持续受压(骶尾部为压力性损伤好发部位);家属照护能力不足(未及时识别早期皮肤损伤,处理方式不当)。需优先控制感染、改善营养、调整血糖,并指导家属正确护理。
伤口专科护士王XX:根据EPUAP-NPIAP压力性损伤分期(2019),当前创面属3期(全层皮肤缺失,可见脂肪,未穿透筋膜),但合并感染(渗液浑浊、异味、WBC及CRP升高)及潮湿相关性皮炎(创周表皮剥脱)。处理原则:①控制感染:需行创面细菌培养(已采集标本),暂用银离子敷料(含1.2%银)覆盖,利用银离子广谱抗菌特性;②清创:黄色腐肉及黑色坏死组织需清除,因患者疼痛敏感,优先选择自溶性清创(水胶体敷料覆盖,利用渗液中的酶溶解坏死组织),配合机械清创(无菌棉签轻拭松散腐肉);③管理渗液:当前渗液量中量,需选择吸收性中等且能维持湿性环境的敷料(藻酸盐敷料+泡沫敷料外层);④保护周围皮肤:创周红肿区使用皮肤保护膜(含三氯生),表皮剥脱区用硅胶泡沫敷料隔离;⑤减压:立即更换气垫床(低充气量交替压力型),轮椅更换凝胶坐垫,每2小时翻身(30°侧卧位,避免90°侧翻加重剪切力),骶尾部悬空时使用软枕垫高双髋;⑥疼痛管理:创面处理前30分钟口服对乙酰氨基酚500mg(排除肝肾功能异常),配合非药物干预(音乐疗法、分散注意力)。
家属(女儿):提出3个主要顾虑:①每日更换敷料是否复杂?能否学会?②气垫床和特殊敷料费用是否在医保范围内?③父亲夜间疼痛无法入睡,有无其他方法?
责任护士李XX:针对家属需求制定培训计划:①今日现场示范“七步洗手法→揭除旧敷料(沿毛发生长方向缓慢撕下)→生理盐水冲洗创面(30ml注射器+19G针头,压力8-10psi)→无菌棉签轻拭松散腐肉→创面周围涂皮肤保护膜(待干30秒)→藻酸盐敷料覆盖创面(超出边缘1cm)→外层泡沫敷料固定(边缘按压贴紧)”的全流程,家属模拟操作2次,考核合格;②联系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