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11.020
CCSC05
广东省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T/GDNAS062—2025
住院早产儿俯卧位通气护理规范
Nursingspecificationsforproneventilationofhospitalizedprematureinfants
2025-12-01实施2025-09-09发
2025-12-01实施
广东省护理学会发布
I
T/GDNAS062-2025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要求 1
5评估 1
6实施要点 2
7俯卧位期间的护理 2
8并发症预防 2
8.1压力性损伤 2
8.2非计划性拔管 2
8.3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2
8.4误吸 3
附录A(资料性)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量表(NSRAS) 4
附录B(资料性)操作实施时人员分工及职责 5
附录C(资料性)仰卧位到俯卧位的翻身操作流程 6
附录D(资料性)俯卧位体位摆放示意图 7
附录E(资料性)婴儿体位评估工具(IPAT) 8
参考文献 9
T/GDNAS062-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护理学会新生儿发展性照顾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中山市博爱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司徒妙琼、钮慧绢、陈泽芳、周璇、李变、吕元红、阮景、黄晓睿、吴风敏、饶芬、朱社宁、熊小云、赵丽洁、黄红娟、周艳、李智英、余慕雪。
T/GDNAS062-2025
住院早产儿俯卧位通气护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住院早产儿俯卧位通气护理的基本要求、评估、实施要点、俯卧位期间的护理及并发症预防。
本文件适用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的注册护士开展住院早产儿俯卧位通气护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卜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丁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木文件。
WS/T311—2023医院隔离技术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早产儿prematureinfant
出生胎龄小于37周的活产婴儿。
3.2
俯卧位通气pronepositionventilation
在俯卧式体位下实施机械通气,是一种改善通气效果的措施。
3.3
压力性损伤pressureinjury
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隆突处,但也可能与医疗器械或其他物体有关。
4基本要求
4.1应接受过俯卧位通气护理相关理论及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
4.2应掌握俯卧位通气护理的应急预案处置流程。
4.3应遵医嘱对早产儿实施俯卧位通气。
4.4每次实施俯卧位操作时,均应有医生在场。
4.5应备好急救设备及药物。
4.6有传染性疾病的早产儿实施俯卧位时,操作者的自我防护应遵循WS/T311—2023的要求。
4.7应对早产儿实施全程的安全监控。
5评估
5.1应评估胎龄、日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用氧方式、血氧饱和度和血流动力学状态等。
5.2应评估机械通气者通气模式、潮气量、气道压力、吸氧浓度和报警设置等呼吸机参数。
5.3应评估口鼻腔、人工气道分泌物情况,有条件的科室可使用床旁肺脏超声动态评估。
5.4应评估各类管路位置、置入深度及固定情况,宜暂时夹闭非紧急引流管路。
2
T/GDNAS062-2025
5.5有敷料者,应评估局部敷料是否需要更换。
5.6应使用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量表(具体参照附录A)评估早产儿压力性损伤风险。
5.7应评估喂养时间和方式,宜在喂养后1小时开始实施俯卧位操作。
6实施要点
6.1翻身过程应由≥2名操作者执行,人员分工及职责参照附录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