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江苏省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学有着奇妙的关联。建筑中丰富多彩的文学语言,寥寥数语便能突破
建筑表现的局限,达到意与境的统一,并与建筑相得益彰,形成别具一格的传统文化景观。
建筑重物质,文学重精神,分处艺术的两极。对比中西方传统建筑,我们发现一个有趣
的现象:文学在建筑上的叠加,在中西方建筑体系中是不均衡的。
西方建筑中大量引入雕塑和绘画,只有少数纪念性建筑中刻有一些文字,内容又常常是
记叙性的,作为对雕塑、绘画的补充。而中国传统建筑在实践中创造了楹联、匾额、牌坊、
刻石,以及各种嵌板刻宇、纹样纹饰等品类齐全、形式多样的叠加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景观,不仅强化了建筑意境,而且增加了建筑的生命力。这些建筑中的文学基因,无论从数
量、质量上,还是从广度、深度上,均遥遥领先于其他建筑体系。
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形成绝非偶然,而是根植于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中
文学语言的大量叠加,与汉字独特的个性密不可分。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性文字,具有长于表
意、文法自由、书写灵活、高度艺术化的特点,恰好可以弥补建筑作为一种具象艺术难以表
述语义的欠缺,两者联袂呈现,创造了意蕴无穷的想象空间。汉字的书写艺术——书法的加
持,更是为文学融入建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外形条件。
中国传统社会崇文重教。一批批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把创作激情投向自然、历史、人
文,当然也包括建筑。他们登高望远,往往“游目骋怀、胸罗万物”,引发对人生的感悟和
思索。这些文人骚客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名篇,甚至身体力行,直接参与建筑营造,
建立了文学与建筑的耦合性,为文学融入建筑创造了主体条件。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书法造诣固然无与伦比,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它体现出
的造园思想,丝毫不亚于书法。“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于是,曲
水流觞成为中国山水园林的营造范式,流传至今并传播海外。
相比于其他建筑,“士”介入程度最深、取得成就最大的传统建筑是园林建筑,就连“园
林”一词,也源自诗作,早在西晋张翰的《杂诗》中,就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一
说,从此以后,囿、苑、圃等建筑称谓逐渐被“园林”一诃替代,成为中国式山水建筑的通
用叫法。英国园艺学家威尔逊曾著书中国:世界园林之母》,其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中国
乃世界园林之母”的观点,得到世界园艺界的广泛认同。园林建筑是在文人的直接参与下管
造的,从一开始,就自带诗情画意的文学基因。
不同于西方建筑的单体性特点,中国传统建筑自一开始此不是以单体建筑为目标,而是
将亭台楼阁、馆轩斋室等多样化的建筑单体,相互连接配合,形成具有强烈时间感和序列感
的建筑群体。这种时间感和序列感,使文学语言在建筑上可以得到主次分明、清晰流畅地表
达,为文学融入建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物质载体。
建筑是文人墨客抒发情致的重要载体,纵观中国历史,不乏描写建筑的名篇,它们赋予
建筑意蕴风采,使之名扬四海。建筑经文学浸润后产生的传播效应,甚至超过了建筑艺术本
身,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中国古代“四大名楼”——鹳雀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最
能说明这种关系。
中国传统建筑讲究立意在先,立意的好坏,对建筑的成败至关重要,苏轼曾说“意到笔
随”,可见“意”的作用之大。立意指建筑艺术意境的创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而文学
是这种艺术意境重要的灵感源泉之一。几个字、一段话乃至一部作品,都可成为建筑的立意,
如“曲水茅亭”取意“兰亭流觞”的佳话。
文学与传统建筑的叠加,形式灵活多样,内涵丰富多变,其中尤以楹联和匾额最有特色。
“楹”指古建筑明间前部门前的两根柱子,“联”指联句或联语,是由两个工整的对偶
句构成的独立语句,其本质特征是对仗。楹联,是悬挂在传统建筑楹上的联句,集文学、书
法、篆刘艺术于一身。
清末楹联家吴恭享曾道:“山川祠宇,非借文人之题咏,即名胜亦踏然寡色。”这将楹
联的作用提到相当的高度。中国园林建筑是在文人的直接参与下营造的,一开始便带有诗情
画意的色彩,好的楹联,可以起到点题立意、情景交融的作用,成为“景眼”。
传统建筑借助楹联,用直观生动的实景,暗喻间接的虚境,可拓展景物的想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云南省丽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
- 山东省青岛市四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
- 辽宁省大连市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末语文试卷.docx
- 江苏省镇江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
- 湖南省娄底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模拟试卷.docx
-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
-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
- 海南省海口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
- 【语文】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
- 【物理】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解析版).docx
- 【语文】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解析版).pdf
- 【语文】湖北省八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pdf
- 【语文】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评试卷试题(解析版).pdf
- 【语文】河南省平顶山市等3地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pdf
- 【语文】河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5月联考试题(解析版).pdf
- 【语文】广东省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2).pdf
- 【物理】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解析版).pdf
- 【物理】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二中等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卷(解析版).pdf
- 【物理】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试题(解析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