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四章呼吸系统
疾病诊断第四节
七、纵隔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八、胸膜病变九、胸部外伤
◆特点:纵隔内原发肿瘤与瘤样病变具有依赖纵隔分区而好发的特点七、纵隔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胸腔入口区:甲状腺肿块(成人)、淋巴管瘤(儿童)前纵隔:胸腺瘤、畸胎瘤、心包囊肿、脂肪瘤等中纵隔: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瘤、支气管囊肿等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等◆各分区好发病变如下
七、纵隔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良性肿瘤或瘤样病变:生长慢,很大时才有临床症状。如上腔静脉压迫征;气管受压刺激性干咳、气急等;膈神经受压而出现膈逆及膈麻痹;交感神经受压出现Horner综合征;迷走神经受压出现心率慢、恶心等恶性肿瘤:生长迅速,侵袭度高,易早期初选症状。有些肿瘤具有较特征性症状,如1/3胸腺瘤病人可出现重症肌无力;畸胎瘤破裂可咳出毛发及皮脂样物等;部分甲状腺肿瘤可出现甲亢症状等◆临床症状与病理
七、纵隔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胸内甲状腺肿X线:易漏诊,有时可见上纵隔增宽、气管受压变窄、移位等CT:可清晰显示病灶,其密度明显高于软组织(含碘),气管受压移位MR:表现为稍长T1(略低信号)、长T2信号(高信号)特点:可囊变/钙化,密度/信号不均匀,气管受压移位,与颈部甲状腺相连(冠状位图像显示更加直观);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极富血供)
七、纵隔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胸内甲状腺肿:X线与CT表现a.X线平片示右上纵隔增宽,气管受压变窄左移(↑);b.CT示气管变窄,其两侧见高密度甲状腺肿大ab
七、纵隔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胸腺瘤X线:体积较大者可见纵隔外缘的单侧或双侧增宽,肿块外缘清晰CT:可显示位于纵隔内的小病灶;呈均匀的软组织密度结节或肿块影,10%~15%为侵袭性胸腺瘤;少数囊变及钙化;增强呈均匀或不均强化MR:表现为不均匀的稍长T1(略低信号)、长T2信号(高信号)侵袭性胸腺瘤:肿块较大而不规则,边缘不清,密度不均,邻近结构常常受累,可伴有胸膜转移;增强检查常呈不均匀强化
七、纵隔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侵袭性胸腺瘤:CT平扫与增强a.CT平扫示左前上纵隔不规则肿块影,密度不均;b.CT增强示不均匀强化,内见囊变坏死区(↑)ab
七、纵隔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畸胎类肿瘤X线:前纵隔中部多见,较大者可见纵隔单侧或双侧向外突出的肿块影CT:是典型纵隔畸胎瘤最理想诊断方法,可敏感和准确显示脂肪、钙化、牙齿及脂-液平面;增强后实性成分有强化;囊性畸胎瘤称为皮样囊肿MR:由于肿块内成分十分复杂(2~3个胚层),故其MRI呈混杂信号特点:典型纵隔内畸胎瘤在CT上可准确被检出脂肪成分(液态的脂肪CT值可达-100HU以下)、钙化、牙齿及脂-液平面,有助于作出诊断
七、纵隔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纵隔畸胎瘤:CT表现CT轴位及冠矢状重组图像,示右前纵隔巨大不规则混杂密度肿块,其内可见多发低密度的脂肪成分
七、纵隔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淋巴瘤X线:较大者可见纵隔影向两侧增宽,边缘呈波浪状CT:常好发于前中纵隔,表现为多个肿大淋巴结,密度较均匀,可融合呈团块;增强后呈中度的均匀性强化(很少坏死囊变)MRI:呈稍长T1、长T2均匀信号;易包绕血管;增强呈中度均匀强化纵隔淋巴结转移瘤:纵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以4区和7区多见,边界不清,可融合及坏死;增强呈不均匀强化;常在肺内或其它部位发现肿块
七、纵隔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结节硬化型何杰金氏淋巴瘤:CT增强增强CT,可见上中纵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并融合呈团块状,呈中度较均匀强化,包绕大血管
七、纵隔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右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CT增强增强CT,可见右侧肺门区巨大肿块伴纵隔内淋巴结转移并融合,并侵犯主肺动脉(↑)
七、纵隔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神经源性肿瘤特点:后纵隔最常见肿瘤,常为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或节细胞神经瘤影像学:X线诊断价值有限;CT与MRI最为常用,其价值各有千秋。形态上多呈类圆形,典型者呈“哑铃型”;边缘多清晰,多呈均匀的软组织密度或信号影,CT易于显示椎间孔扩大等骨质改变,MRI可显示肿块与椎管内相连的情况;增强后均呈较明显强化,但神经鞘瘤易囊性变
七、纵隔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左后纵隔神经鞘瘤:CT平扫与增强CT上可见左后纵隔椎体旁类圆形肿块影,边缘清晰;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内部坏死囊变
七、纵隔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左后纵隔神经节细胞瘤:MRI表现a.T1WI可见左后上纵隔巨大类圆形肿块影,呈低信号(↑);b.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影ab
七、纵隔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囊性肿块种类:以淋巴管囊肿、支气管囊肿、心包囊肿等常见特点:定位很重要,多与起源器官关系密切,准确定位有助于推断来源影像表现:X线诊断价值有限;CT与MRI诊断价值很大,CT上多呈水样密度,当囊液内富含蛋白成分或囊内出血时,亦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空分车间安全用电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5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入库题库与答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2024)黔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结构动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pdf VIP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检查重点事项指导目录.pdf VIP
- 月度绩效考核评分表(通用类).docx VIP
- CNAS-CL02-2023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docx VIP
- 法医临床司法鉴定考试题.docx VIP
- 地面、墙面、吊顶施工方案汇总.doc VIP
- 新解读《GB_T 23169-2019发制品 教习头》最新解读.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