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精神分裂症診斷與治療;描述性定義
精神分裂症的命名與分類
疾病總體特徵和症狀
ICD-10診斷標準
鑒別診斷相關問題
症狀與危險性評估;一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於青壯年;起病多隱襲(少數患者急性發作),病程多遷延;常有特殊的思維、知覺、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和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可伴有認知功能損害,一般無意識障礙。;1857法國More:早發癡呆
1874德國Kahlbaum:緊張症
1871Hecker:青春癡呆
1896克雷匹林:早發性癡呆
1911布魯勒:精神分裂症
1980T.Crow:I型和Ⅱ型;偏執型
緊張型
青春型
單純型
未分化型
精神分裂後抑鬱
殘留型;;;;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發病
幾種病因學假說與研究進展
遺傳、神經生化病理、環境因素、神經發育異常
精神病
重性精神病的“代表”
幻覺/妄想/精神運動興奮與抑制;遺傳因素在發病中起重要作用
一級親屬同患危險率約為4%~14%,是一般人群的10倍
雙親均患精神分裂症,子女患病危險率40%以上
二級親屬中,患病危險率約高於一般人口的3倍
國外:單卵孿生的同病率較雙卵孿生子高4-6倍
6%~73%/2.1%~12.3%
候選基因與基因掃描研究;多巴胺(DA)功能亢進假說
絕大多數抗精神病藥物是D2受體阻滯劑
D1受體可能與陰性症狀有關
谷氨酸功能低下假說
多巴胺系統和谷氨酸系統功能不平衡假說;環境中的生物學因素
母孕期病毒感染/孕期和圍產期合併症
環境中的社會心理因素
低經濟收入、早年生活應激、家庭
人格發展
;
;2025-6-22;;;;正確連線;;2025-6-22;2025-6-22;全球終生患病率約3.8‰~8.4‰
全國1982年、1993年調查結果終生患病率
5.69‰—6.55‰
浙江省(2001)和河北省(2004)調查終生患病率為6.62‰
時點病率分別為3.0‰,5.46‰;50%左右的患者在20-30歲起病
國內調查80%左右在16-35歲
偏執型起病約32-35歲;單純型平均22歲
2/3慢性或亞急性起病
少數患者急性起病
;多數慢性遷延/部分間斷發作/少數自然痊癒
1994年-1996四川新津縣農村調查結果為例
查出510例,其中30%(156例)從未接受過任何治療;70%(354例)接受過治療
從未治療者和接受治療者的臨床痊癒分別為9.6%,31.1%
約2/3患者殘留明顯的精神病性??狀;起病形式、病程、誘因
病前性格與社會功能
家族史、家庭經濟狀況、家庭關注度
首次治療時機與效果、維持治療的時間與依從性
;以特徵性的思維和知覺歪曲、情感不恰當或遲鈍為總體特點
深層的思維、情感和行為被他人洞悉或共用
自然或超自然的力量以奇特方式影響自己
自己成為周圍所發生一切現象的中心
典型的思維障礙表現為(在正常精神活動中受到抑制的)某一整體概念的週邊或無關特徵被放在首要位置—(如:隱喻思維、思維鬆弛)
聽幻覺很常見;前驅期的非特異性表現:情感和行為症狀多見
焦慮、易激惹、睡眠障礙;認知障礙、注意障礙
多疑、怪異思維、行為和性格改變、社會退縮
持續時間可能幾個月甚至數年
前驅症狀的三種發展形式
非特異性變化?特異性的精神病前症狀?精神病
特異性變化?對此變化的神經症性反應?精神病
前哨綜合征:前驅症狀自動緩解,並不發展至精神病;;2025-6-22;2025-6-22;;;;;;一個月或以上時期的大部分時間內確實存在(a)—(d)中至少一個症狀(如不明確,則至少需要兩個);或者分別來自(e)—(h)中至少兩組症狀中的兩個症狀
要診斷單純型,則要求(i)項症狀持續存在至少一年,並有(h)中的症狀(如情感淡漠、言語貧乏);a)思維鳴響,思維插入或撤走或廣播
b)涉及軀體或四肢運動或特殊思維、行為、感覺的被影響、被控制體驗,或被動妄想;以及妄想性知覺
c)對病人的行為進行跟蹤性評論,或彼此對病人加以討論的幻聽,或源自身體某一部位的其他類型的幻聽
d)與文化不相稱且根本不可能的其他類型的持續性妄想—(即:荒謬離奇的妄想);e)任何感官的幻覺—伴有短暫或未充分成形的無明顯情感內容的妄想、或伴有持久的超價觀念、或連續數周以上每日都出現(即:除思維鳴響和評論性幻聽之外的其他幻覺)
f)思潮斷裂,或語詞新作
g)緊張性行為:如興奮、奇異姿勢或蠟樣屈曲、違拗、緘默、木僵等
h)”陰性症狀”:如情感淡漠、言語貧乏、情感反應遲鈍或不協調(排除抑鬱或神經阻滯劑所致);首先排除嚴重腦病、癲癇、或藥物中毒或藥物戒斷狀態
存在廣泛情感症狀時,就不應作出精神分裂症的診斷,除非精神分裂症的症狀早於情感症狀出現
精神分裂症的症狀和心境障礙症狀同時出現且程度均衡,應診斷分裂情感性障礙;發生在精神分裂症“餘波”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