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志愿支教方案.docxVIP

中学志愿支教方案.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志愿支教方案

去年深秋,我跟着高校志愿者团队去滇西一所中学支教时,在教室后墙看到一张皱巴巴的课程表——除了主科,音乐、美术栏里全写着“自习”。有个扎马尾的女孩悄悄跟我说:“老师,我们从来没上过真正的实验课,课本里的‘观察植物细胞’,我连显微镜都没摸过。”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支教不是简单的“上课”,而是要带着温度去填补教育资源的缝隙。结合这几年参与支教项目的经验,我整理出这套中学志愿支教方案,希望能为更多想投身教育公益的朋友提供参考。

一、前期筹备:把“想当然”变成“刚刚好”

(一)需求调研:蹲下来听最真实的声音

支教前的第一个月,我们团队做了三件事:一是和校方开了三场座谈会,从校长到各科老师,把学生的成绩分布、学科薄弱点(比如初二数学的函数模块、初三英语的阅读理解)、硬件短板(实验室器材缺失、图书馆藏书量不足)摸得门儿清;二是给全校600多名学生发了匿名问卷,问题具体到“你最想上的一门课”“遇到烦恼时最想和谁倾诉”,回收后发现38%的学生填了“科学实验课”,25%写“想学画画”;三是随机选了20个学生做深度访谈,有个男生红着脸说:“我作文总写不好,因为没去过县城以外的地方,不知道山外面有什么。”这些细节像拼图,拼出了最需要被填补的教育需求。

(二)人员选拔:不是“能上课”就行

我们团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支教志愿者必须过“三关”。第一关是专业关,主科老师优先选师范生或有家教经验的,音体美老师要能拿出作品(比如绘画作品集、乐器考级证书);第二关是沟通关,面试时会模拟“学生上课走神怎么办”“留守儿童闹情绪怎么处理”的场景,观察应变能力;第三关是心态关,我们明确拒绝过几个“想体验农村生活”的大学生——支教不是旅游,得有“哪怕只改变一个学生”的耐心。去年团队里有位教物理的张姐,她儿子刚上小学,但为了准备实验课,连续半个月熬夜查资料,把“光的折射”做成了用玻璃杯和激光笔就能演示的小实验,这种“把课当自己孩子养”的劲头,才是合格志愿者的底色。

(三)物资筹备:从“有用”到“好用”

物资清单不是简单的“买文具”。我们找校方要了学生的身高数据,给每个孩子定制了合身的运动服(之前他们上体育课穿的是磨破边的旧衣服);实验器材选的是“低成本可重复”的,比如用塑料瓶做简易显微镜,用吸管做简易肺模型;图书角的书不是随便捐,而是根据问卷里“最想看的书”统计,买了《昆虫记》《小王子》和本地作家写的山区故事集。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位志愿者把自己大学时的手账本捐了,扉页写着:“这里记着我第一次得奖、第一次哭鼻子,你的故事也值得被记录。”后来我看到几个女生围在一起翻那本本子,边看边偷偷笑,那一刻觉得“有温度的物资”比“昂贵的物资”珍贵得多。

二、实施阶段:课堂是起点,心与心的联结才是终点

(一)学科教学:在“补基础”里种希望

主科教学我们坚持“低起点、小步走”。比如教初二数学的函数,我没直接讲公式,而是带学生量了教室的窗户(长和宽的关系)、记录一周的气温(时间和温度的关系),用他们身边的例子引出“函数”概念。有个叫阿杰的男生,之前数学考过28分,那天他举着手说:“老师,我家种的玉米,施肥量和产量是不是也能用函数表示?”下课后他追着我问了半小时,后来他妈妈打电话说:“这孩子现在每天放学就蹲在玉米地边记数据,说要自己画函数图。”我们还把“错题本”变成了“进步日记”,每本本子首页写着:“错一道题,就是找到一个能变厉害的机会。”两个月后,班里数学及格率从45%涨到了68%。

(二)素质拓展:给山里的孩子开扇窗

每周三下午的“梦想课堂”是孩子们最期待的。科学实验课上,我们用柠檬、铜片、锌片做电池,点亮了小灯泡,有个女生举着亮起来的灯泡喊:“原来我也能造电!”美术课带他们用捡来的树枝、石头做拼贴画,有个平时沉默的男孩做了幅“大山外的火车”,他说:“我想坐着火车去看大海。”音乐课教他们唱《海阔天空》,一开始孩子们声音很小,后来越唱越响,连路过的老师都站在门口听。我们还办了“故事交换会”,志愿者讲城市里的博物馆、科技馆,孩子们讲山里的萤火虫、打核桃的趣事,有个志愿者说:“我以为是我们在教他们,其实是他们在教我,什么是对生活的热望。”

(三)心理陪伴:比成绩更重要的是“被看见”

支教期间,我们开了间“心灵小屋”,门口挂着信箱。有个初二女生在信里写:“我爸妈去打工了,奶奶生病了,我想退学照顾她。”那天我陪她坐在操场边,听她哭了半小时,然后一起给她爸妈打电话。后来她奶奶的病好了些,她爸妈也答应每月回来一次,女生又回到了课堂,现在她的课本里还夹着我们一起写的“加油便签”。我们还教班主任做“成长档案”,记录每个孩子的生日、兴趣、小进步,有位老师说:“以前只盯着成绩,现在才发现,那个总爱捣蛋的男生,其实是想让大家看见他。”

三、长效保障:让支教不是“一阵风”

(一)安全兜底:把“万一”想在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urek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从业证书、计算机二级持证人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3月25日上传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从业证书、计算机二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