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docVIP

六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六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

1.阅读下面小古文,完成小题。

《书戴嵩画牛》(节选)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组是(?)

A.搐(chǔ)入两股?B.拊(fǔ)掌?C.曝(pù)书画?D.谬(miù)矣

[2]“处士笑而然之。”句中带点字词的解释是(?)

A.然而?B.认为对的?C.一件接一件?D.既然这样

[3]你喜欢谁?请联系人物的言行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管宁割席》,完成练习。

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①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②(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③出观。宁割席④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①捉:拿起来,举起,握。②轩冕: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这里指贵官。③废书:放下书。废:停止。④席:坐具,坐垫。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现在摆酒称筵席,就是沿用这个意思。

[1]翻译下面的句子。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写了两件事,分别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管宁割席》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管宁是一个()的人。

A.淡泊名利、非常清高?B.爱恨分明、勤学好问

3.阅读,完成练习。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徒居学宫旁;孟子乃嬉戏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1]根据文章,写写孟母的迁居地,以及迁居和定居的原因。

?

迁居地

迁居或定居原因

第一迁

近墓地

______

第二迁

____

孟子常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第三迁

学宫旁

______

?

[2]由此可见,孟子的母亲认为(______)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正如古语所云:“(______)”。

4.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本文主要通过__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

B.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3]两个小孩分别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问题的。

[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内阅读。

(选文一)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选文二)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解释(选文一)中加点的词语。

鼓:__________??善哉:__________??少选:__________??足:__________

[2]读(选文一),用“???”画出表明锺子期听懂了伯牙的琴声的句子;用“~~~”画出表现伯牙推动知音后悲痛

文档评论(0)

192****85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