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六年级北师大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女娲①造人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②黄土作人。剧务③,力不暇④供,乃引⑤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縆⑥人也。
——选自《风俗通义》
(注释)
①女娲(wā):中国古代神话中最伟大的始祖神,人面蛇身,有炼石补天、抟泥为人的神力。
②抟(tuán):把东西揉弄成球形。
③剧务:劳作繁忙。
④暇(xiá):空闲。
⑤引:牵,拉。
⑥縆(gēng):粗绳。
[1]“……者,……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判断向式,你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吗?
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绳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知道哪些与女娲有关的故事,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娲为什么造人?怎样造人?人造出来之后如何?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想象,适当增加一些神态和动作描写,把“女娲造人”编成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与理解。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之”在文言文中多用来代替事物,文中三个带点的“之”字分别指代什么呢?请选择正确答案,写在横线上。
A.李子B.李树C.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件事D.小儿
①诸儿竞走取之_________②人问之________③取之,信然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为加点字词选择正确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尝:①吃一点;辨别滋味。②经历;体验。③曾经。
信:①确实。②信用。③随意。④信奉。
(1)尝与诸小儿游(______)??(2)取之,信然。(_______)
[3]王戎为什么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由此可以看出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理解。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讴:唱歌②穷:尽,完③遂:于是④辞:告辞⑤弗止:没有劝阻⑥郊衢(qú):城外大道旁⑦抚节:打着拍节⑧遏:阻止⑨谢:道歉?⑩反:通“返”,返回。
[1]给加点的“于”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薛谭学讴于秦青。(_____)?(2)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______)
A.往,去,向B.在?C.表示比较,相当于“比”D.于是
[2]文中表现秦青高超歌唱技艺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找出原句)
[3]从“薛谭乃谢求反。”可以看出薛谭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一下这个故事,并说说你看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或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①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日:“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注:①致邑:给一座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曾子衣敝衣以耕__________?(2)请以此修衣______________
(3)反,复往________________?(4)足以全其节也_______________
[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2处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3]翻译下列句子
(1)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曾子不接受城池?曾子的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言文阅读。
1狮子王与豺chái
1曩nǎng有狮子王,于深山攫jué一豺,将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