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Arabic7/NUMPAGES\*Arabic7
单元评价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一、选择题
1.(2024·湖北高考)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出土的“蛋壳陶杯”(如右图)制作精美,陶胎轻薄,杯壁厚度不超过0.5毫米。一般认为,蛋壳陶杯是显示尊贵身份的礼器。该类器物此前主要发现于龙山文化遗存,在其他地区极为罕见。据此可推断()
A.早期国家认同已广泛形成
B.南北地区间贸易往来较为频繁
C.史前文明存在远距离交流
D.凤凰咀遗存与大汶口文化同期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蛋壳陶杯”“此前主要发现于龙山文化遗存,在其他地区极为罕见”,但是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出土了“蛋壳陶杯”,说明两个地区有了一定的联系,史前文明存在远距离交流,C项正确。
2.(2024·甘肃高考)新石器时代中期,大多数聚落出现结构复杂的“大房子”,与众多中小型居址形成明显对比。“大房子”是部落公共活动中心,或部落首领住宅兼公共事务场所。“大房子”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
A.社会矛盾逐渐加剧 B.部落组织日益复杂
C.劳动分工更加明确 D.国家形态初步具备
解析:选B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部落内部的活动和事务逐渐增多,需要一个专门的场所来进行公共活动、处理公共事务以及作为部落首领的居所,这表明部落的组织架构和功能分工在不断发展和细化,反映了这一时期部落组织日益复杂,B项正确。
3.(2025年1月·内蒙古高考适应性演练)有学者认为,距今约4000年的内蒙古自治区二道井子遗址具有明显的阶级分化特征,最能支撑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A.部分窖穴内发现了大量的炭化黍颗粒
B.出土石器以磨制为主,有斧、杵、臼等
C.地面式建筑平面形状以圆形为主,外部多附有回廊或侧室
D.遗址共发掘墓葬268座,仅在最大的墓中出土3件彩绘陶器
解析:选D结合所学可知,阶级分化主要指随着社会的发展,早期国家内部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差距逐渐拉大,“最大的墓中出土3件彩绘陶器”可知,墓葬规模大小和随葬彩绘陶器数量的差异悬殊,表明当时已经出现明显的贫富不均现象,故选D项;A、B、C三项与材料题意不符,均排除。
4.西周时期,“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
A.周王室社会影响力丧失
B.兼并战争愈演愈烈
C.社会形态发生急剧转变
D.官僚制取代贵族制
解析:选C西周时期,天子和诸侯严格遵守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原则,春秋时期则出现礼崩乐坏的现象,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社会形态发生急剧转变,C项正确。
5.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季札对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也能做出准确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这一史实可以说明()
A.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B.宗法血缘观念逐步瓦解
C.华夏认同意识日益增强 D.家国同构理念日趋衰落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季札出使中原各国,对各国的文化、政治都比较熟悉,且他的到来使人们对江南的传统印象有了改观,说明当时中原和各个诸侯国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对华夏民族的认同感在增强,使彼此之间的差异感进一步弱化,故选C项。
6.顾炎武说:“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敬宗之道。”与此对应的变法措施是()
A.废除井田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C.实行强制分户,改变旧有社会习俗
D.改革户籍,加强对乡里人口的管理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实行强制分户措施,个体小家庭(一夫一妻)的出现,使宗法观念受到冲击,改变旧有社会习俗,故选C项。
7.殷周以来的仪礼,是从家庭的祭祀祖先、和睦亲族的仪式发展起来的,后来逐渐扩大,就有了国家性的典礼,像祭天、祭山川等。仪礼有严格规则,上下有差别、等级有次第的差序格局,也是伦理的秩序。这反映了()
A.分封制度的由来 B.家国一体的实质
C.儒法之争的根源 D.道德形成的过程
解析:选B由家庭的祭祀祖先、和睦亲族的仪式扩展到国家性庆典,体现了由家到国的一致性和范围扩展性,且这些仪礼既是具有等级差别的差序格局,也是伦理秩序,说明家国具有一体的实质,故选B项。
8.《礼记》中有“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道德经》中有“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墨子》中有“君臣不相爱,则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师版)两篇原创语法填空:九三盛大阅兵 抗战胜利八十周年.docx
- (学生版)两篇原创语法填空:九三盛大阅兵 抗战胜利八十周年.docx
- 4.《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05 单元话题续写——节日及庆祝 【答案】导学案.docx
- 05 单元话题续写——节日及庆祝 【正文】导学案.docx
- 05-单元话题续写——节日及庆祝.pptx
- 06 单元小测(Unit 1) 【答案】【练习册】.docx
- 06 单元小测(Unit 1) 【正文】【练习册】.docx
- 必修一 U1-U4词性转换.docx
- 常考核心词的派生词必刷默写版 Day 1 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