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VIP

江西省萍乡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萍乡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精神危机的解脱,太复杂了。用《念奴娇·赤壁怀古》那样短小的词的形式,每句字数、平仄和韵脚都受到限制,太不适合了。苏轼需要另一种更为自由的形式,于是就采用了赋体。“赋”的规模比词大了许多,但不管是司马相如的《上林赋》,还是曹植的《洛神赋》、杜牧的《阿房宫赋》,其特点乃是重在外部形态的描绘,排比铺陈,骈俪连绵,辞藻华彩。曹植经典的《洛神赋》写美女之美: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这仅是一个片段。洛神之美,是静止的,平面滑行,还不断换韵。没有时间、地点的交代,没有过程,没有感情的起伏,除了超凡的美,还是超凡的美。到了唐代,赋体有了发展,稍稍精练了一些,如《阿房宫赋》还有了一些思想批判,但其基础仍然是外部形态的描绘: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外部意象密度太大,长篇累牍,情感被辞藻所挤压,即使有深邃的思想,也无容纳的空间。原封不动采用赋体,对形而上的思考而言无异于作茧自缚。苏东坡采用后来兴起的抒情小赋的形式,进一步对其句法结构作散文化的调整。《赤壁赋》一开头是这样的: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正统的大赋洋洋洒洒,动辄数千字。《赤壁赋》七百字左右,属于小赋,体制甚小。“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虽为严格意义上的对仗句,但是不像大赋那样,不以骈词俪句在外部形态上平面滑行,而是以散句连续起来,用连接词“少焉”组合成过程。而这种过程,隐含着散文叙述性的要素:如时间,具体到七月既望;如地点,详细到赤壁之下;还有作者自己的动作和朋友的对话,词语多平实,并不求过分华彩。从过程性的表现来说,是不是有点像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呢?王安石的散文多用散句,在记述的过程中,层层上升到理论。《赤壁赋》所讨论的,不是一般的认识性的道理,而是人生观。王安石的文章并不抒情,而《赤壁赋》是抒情的。江上的景观被诗人独特的情感同化了。在不久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他写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而在《赤壁赋》中却不能这样写了。苏轼的艺术才华太丰富了,他除这一幅笔墨之外,还有另外一手。他在思想上要换一种活法,在艺术上也要换一种风格。小舟在惊涛骇浪中,根本不适合思考,特别是哲学性的思索。《赤壁赋》的任务是进行深邃的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需要宁静的心情同化环境的性质和形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水光接天,浮舟万顷,随波率性。有飘飘欲仙之心态,才能为潜心思考准备条件。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这里抒情用的是楚辞的骚体,文脉的起点是“饮酒乐甚”的“乐”,乐到“扣舷而歌”的程度,端的是快乐似神仙了。接下来这一笔,不着痕迹地将文脉转入了相反的情境: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朋友和着苏东坡的歌唱吹奏洞箫,居然并不欢乐,而是悲凉,其悲凉的效果引起了寡妇的哭泣。这是抒情文脉的第二个层次,这种悲凄与欢乐的兴奋不同,“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是延续性的,情感因延续而平静,则适合思考。

等到朋友提出一个人生苦短的问题,而且得到苏东坡的解答后,悲凄又变成了欢乐。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喜而笑”是抒情文脉的第三个层次,比之开头的“乐甚”,居然笑出声来,显示更加开怀。这是抒情的高潮,悲凄和压抑得到解脱,双方大吃大喝了一顿,杯盘狼籍,自由散漫,相与枕藉,呼呼大睡,完全放弃文人的风度。

这是抒情的高潮,从思想的高潮转向尾声。

抒情(乐—悲—喜)以正反合为文脉,层层深化,这种散文式的抒情小赋是大赋发展到极端的必然产物。从汉魏到晋以降,大赋堆砌辞藻,繁复到淹没了微弱的“讽谏”,抒情窒息,小赋克服其繁琐,突出抒情。陶渊明的《闲情赋》以“情”为宗旨,但仍然是排比对仗下笔不能自休,散文句法寥寥。到了唐代,杜牧为《阿房宫赋》结尾点出讽喻,稍改大赋排比之固化,但是缺乏个人化的抒情。苏东坡的《赤壁赋》将赋体和散文、状物和抒情结合得水乳交融,甚至比陶渊明的赋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